出版时间:2008年08月 |
深圳市福利彩票发行中心(下简称深圳市福彩中心)是全国唯一保留二级发行权的非省级机构[1],是福彩发行的“特区”。2007年,全年销量12.26亿元,比2006年增长27.3%,在全国32个一级发行(销售)单位中排第22位,在全国城市中排第5位,列在北京、上海、青岛、大连之后。
一 深圳市福利彩票发行屡创全国纪录
深圳市于1987年12月27日首先发行销售[2]中国社会福利有奖募捐券(传统型),其发行机构——深圳市福利彩票募委会,列为中国社会福利有奖募捐委员会南方工作组的实验基地。1988年5月20日开始发行销售即开型中国社会福利有奖募捐券,1993年9月28日至1994年6月22日,试点发行销售自选数码型福利彩票。截至2007年12月31日,共销售福利彩票62.1001亿元,募集公益金20.2722亿元。回顾21年来的发展历程,深圳市发行福利彩票创造了八项全国纪录。
(1)1987年11月,深圳市政府成立深圳市社会福利有奖募捐委员会。同国内同行只成立议事机构的“领导小组”不同,深圳市是全国地方发行单位中最早成立“社会福利有奖募捐委员会”常设实体办事机构的城市。
(2)1988年5月20日发行销售即开型中国社会福利有奖募捐券港币奖组100万张,这是中国福利彩票发行史上唯一的非人民币币种销售。
(3)1993年10月6日,深圳自选数码福利彩票在全国第一个启用电视直播摇奖方式,并一直沿用至2008年5月30日,这为全国电脑彩票直播摇奖提供了基础经验。
(4)1995年4月28日,在全国率先使用电脑管理系统发行传统型福利彩票,当期总投注额为166.53万元。
(5)1996年11月8日率先开通电话投注,投注者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候,凭电话投注卡拨通16898000,依照语音提示就可以投注,成为全国首家。
(6)2001年12月初,深圳市举办“福彩销售文化周”,开展福彩大奖组多点联销。首次把福利彩票与销售文化相结合,9天在10个销售点累计销售彩票1.9亿元,创全国即开票大奖组销量之最。(2002年的销量纪录为0.9亿元,2003年的销量纪录为1.8亿元,都是当年即开票大奖组销量之最)。
(7)2002年12月,由于实施全热线销售系统管理、且连续数期未有大奖开出,巨额累计奖金激发了彩民购彩热情,“深圳风采”第104期售额高达3383万元,创全国福彩单期销量之最。
(8)2004年4月18日实行福彩销售站点网上申请,开全国先河。
二 深圳市福利彩票发展现状
(一)福利彩票发行销售品种
彩票游戏种类包括了国内主流的种类,主要游戏有:乐透型本地“深圳风采”35选7,全国联销的“双色球”33选6加16选1,全国联销的“七乐彩”30选7;数字型的3D,快速开奖基诺型“快乐八”、“开乐彩”,即开型“刮刮乐”,视频在线即开型“中福在线”。
(二)福利彩票发行规模及彩民和市场概况
1.发行规模
2007年深圳市常住人口年人均消费578元(合74美元)福利彩票,与2005年发达国家或地区比较,相当于新加坡的10.3%,相当于美国马萨诸塞州的10.5%,相当于美国华盛顿特区的17.1%,相当于希腊的18%,相当台湾省的76%,可见发行规模的拓展空间仍很大。另外,参照国际通行的彩票规模数学模型,彩票年销售额相当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1%,由此计算2007年深圳市当年彩票市场理论规模为2142.68亿元(2007年末深圳市常住人口861.55万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870.21元),理论市场占有率为0.57%,可见发行的潜力仍然很大。
2.彩民和市场概况
(1)彩民背景统计[3]:性别(男:71%,女:29%)。户籍状况(深圳户籍:15.14%,非深户:84.86%;与总体人口的户籍结构相若)。年龄(18~35岁:80.72%,36~45岁:13.23%,其他:6.05%)。婚姻家庭状况(单身:58.53%,已婚有孩:31.34%,已婚无孩:8.77%,其他:1.36%)。学历(初中以下:12.99%,高中中专:55.70%,大学专科:22.31%,本科以上:9.01%)。月收入(2000元及以下:36.20%,2001~3000元:39.58%,3001~4000元:15.63%,4001~5000元:5.03%,5001元以上:3.56%,)。职业(工人/服务人员:32.05%,管理人员/白领职员:22.14%,自由职业:17.11%,私营企业主/个体劳动者:13.27%,公务员/科教文卫人员:4.88%)。
(2)彩民购彩习惯:以理性小额投注为主,大部分(72.18%)每月购彩花费在100元以下。多数彩民仍以购买方便为首选因素。主要在住所或上班地点附近购买,近九成到步行10分钟内可以到达的投注站购买。购彩时间首先是下班后在住所附近购买,其次是在上下班途中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