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7年03月 |
人均资源储量不及全国平均水平1/20的广东,从经济起步伊始,资源短缺就伴随着其经济的发展,尤其是近几年电荒、煤荒、油荒接踵而至,资源环境瓶颈制约日益严重。依靠物质资本积累和其他资源投入驱动的早期经济增长模式虽然推动了广东经济的高速增长,但也使广东经济社会发展越来越接近资源和环境条件的约束边界。在资源和环境的双重压力下,为应对高成本趋势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所带来的冲击,广东以全球视野来谋划发展,率先落实科学发展观,从机制、体制、政策、措施等方面入手,强化全省的节能降耗工作,努力促进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取得了初步成效。2005年,广东成为全国单位GDP能耗、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均最低的省份。
一 广东能源消费及能源利用效率状况
1.能源消费基本情况
广东是能源资源十分匮乏的省份,人均拥有常规能源储量不足30吨标准煤,不到全国人均储量的1/20,全省100%的煤炭、约80%的油品、20%的电力需要从外省调入或依靠进口。
图1 1990~2005年,广东、全国能源消费增长态势
但广东又是能源消费大省,1980~2005年,全省能源消费总量由1566万吨标准煤增至17769.37万吨标准煤,翻了三番多。2001~2005年,全省能源消费年均增长率为14.75%,高出同期全国增长水平3.78个百分点(见图1),如果按近四年来广东能源消费的增长趋势,到2020年,广东能源需求量将高达5.5亿吨标准煤。
2.能源消费结构
由于自然资源条件的因素,广东在能源使用上,排前几名的是原煤、原油、电力、天然气。近些年,随着能源约束的加大,广东实施能源多元化战略,加快了能源结构的调整,提高优质能源的消费比重。从终端能源消费构成看,1990~2005年,原煤所占的比重从33.6%逐步下降到11.5%,电力消费比重则从33.0%上升到50.0%,其他能源消费从11.0%上升到14.9%,油品消费所占比重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见表1)。
表1 广东能源消费构成变动态势
3.能源利用效率状况
一是单耗水平变化平稳,并处于全国最低水平,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仍很明显。根据国家统计局、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办2006年6月30日联合发布的能耗公报,2005年广东万元GDP能耗[1]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65.8%,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为1.08吨标准煤,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41.7%,两项指标均处于全国最低水平。此外,单位GDP电耗1195.3千瓦时/万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见表2);工业生产能耗水平进一步下降,工业亿元增加值用电量为1869万千瓦时,下降1.6%。2006年上半年,全国能源单耗平均水平同比上升0.8%,而广东这一数据却下降了2.5%。按环比法计算,1990年~2004年的14年间,广东累计节约和少用能源约3533万吨标准煤(见表3和图2)。
表2 2005年广东与全国、北京、上海等省市单位GDP能耗等指标比较
但如果将广东单耗放到全球视野来看,广东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仍很明显。2005年,广东万元GDP的煤耗是世界水平的1.9倍,是日本的6倍;用水是世界水平的2.3倍。
表3 广东单位GDP能耗等指标变动态势
图2 1990~2006年上半年,广东单位GDP能耗变动态势图
二是区域能耗水平差距明显。根据广东省统计局、经贸委、发改委和能源办2006年7月10日首次联合发布的2005年各地级以上市单位GDP能耗、单位GDP电耗、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等指标情况,在21个地级以上市中,汕尾、深圳、珠海、汕头、湛江、广州、中山七个市的单位GDP能耗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其中汕尾最低,达到0.57万吨标准煤/万元;九个市的单位GDP能耗水平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五个市的单位GDP能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就总体而言,珠三角各市的单位能耗水平相对较低,东西两翼次之,山区各市的单位能耗水平相对较高。
4.能源加工转换效率[2]
除炼油基本与全国平均水平持平外,火力发电和炼焦,广东都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近年来,广东能源加工转换效率不升反降,如火力发电,能源加工转换效率在2003年达到最高的40.69%后,2004年、2005年又有所下降;制气方面,则从1995年的86.17%一路下降到2005年的79.18%。
5.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和电力消费弹性系数[3]变化趋势
广东的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从1990年的0.35上升到2000年的0.76(1997年曾一度下降到0.25),2002年能源消费弹性系数突破1,达到1.07,2005年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为1.21,比2000年上升0.45个百分点。1990~2001年,广东的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