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7年03月 |
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化发展的经验表明,城市圈的形成与发展是城市化向高端发展的必然结果。城市圈经济是一体化的产物,是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提高区域竞争力的必然要求。当今,一个国家或地区要在世界经济链条中引领技术创新前沿、具有较强的产业转化能力、有集聚和辐射区域内外的能力,就必须有有影响力的城市圈(群)。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部沿海三大城市圈的兴起推动其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就是很好的例证。21世纪,我国的城市化趋势就是一种城市圈运动、城市带运动或城市群运动。
“统筹区域发展”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举措之一;继东部地区率先发展、西部大开发和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之后,2004年中央吹响了“中部崛起”的号角,2006~2007年国家中部崛起政策将陆续制定并实施。中部地区几大城市和几大经济圈(群)在中部区域经济中有其共性和互补性,中部崛起迫切需要区域内几个城市和经济圈(群)间的协作,而不是区域内的恶性竞争。武汉及武汉城市圈作为长江经济带上东中西部互动发展的关键接力点与加速器,它在中部崛起中该发挥和能发挥什么样的作用,是值得不断探究的问题。
一 中部地区城市及城市圈经济发展竞争力指标
新经济地理学认为,地理位置和历史优势是集聚的起始条件,规模报酬递增和正反馈效应导致了集聚的自我强化,使得优势地区保持领先。根据新经济地理学和城市经济学理论,本文选取相关指标,建立了中部地区城市及城市圈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再根据可得数据,对以武汉和武汉城市圈为主的中部三大中心城市和三大城市圈(群)的经济发展情况及其潜力进行比较。
表1 中部地区城市及城市圈经济发展评价
二 中部三大城市圈(群)中心城市的比较
武汉综合经济实力较强,郑州、长沙近年发展较快。2005年,三市分别完成生产总值2238亿元、1650亿元、1520亿元;武汉分别是郑州和长沙的1.36倍和1.5倍;除居民收入略低外,其他主要经济指标武汉远远高于郑州和长沙。从增长速度看,郑州和长沙的GDP增速高于武汉,特别是郑州高于武汉1.1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长沙高于武汉和郑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郑州和长沙分别比武汉高1.2和0.9个百分点;武汉的进出口总额增速高于郑州和长沙30多个百分点;三市城市居民收入增长相当,但农民增收郑州和长沙明显快于武汉。从2006年前三个季度的经济指标来看,武汉地区生产总值分别是郑州和长沙的1.35倍和1.5倍,与去年差距相当;其他各项经济指标也是武汉领先;从增长速度看,三城市经济增长速度都很快。(见表2、表3)
表2 2005年三大城市主要经济指标比较
表3 2006年1~9月三大城市主要经济指标比较
武汉首位度最高。中心城市的首位度是衡量经济圈的重要指标,它以经济圈内经济总量第一的中心城市与第二位的城市的比值来衡量。首位度越高,说明中心城市的聚集与辐射功能越强,该经济圈的发展规模和经济效能也就越大。武汉、郑州、长沙生产总值首位度分别为6.21、1.48、2.89,武汉分别是郑州和长沙的4.2和2.1倍;固定资产投资首位度分别为6.65、1.71、5.48,武汉是郑州的3.9倍;地方财政收入首位度分别为10.6、2.2、4.4,武汉是郑州的5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首位度分别为7、2、4.1,武汉是郑州的3.5倍。从经济指标占城市圈总量的比重来看,武汉所有指标都占到武汉城市圈的55%以上,郑州占到中原城市群的35%左右,长沙占到长株潭城市群的45%左右(见表2)。以上数据分析说明,武汉市比起郑州、长沙这两个中部强市,其在城市圈中的首位度和核心优势更加明显。
武汉产业结构更优。2006年1~9月,武汉三次产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之比为4.3∶46.4∶49.3,郑州为4.4∶52.9∶42.7,长沙为7.4∶43.1∶49.5。从三次产业结构比来看:三城市都呈现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二、三产业共同推动经济发展,现代服务业发展不够的特点;相比之下,武汉的产业结构更接近现代化的标准,郑州第三产业发展不够,长沙第一产业比重过高。从工业内部结构看,武汉近年工业结构调整成绩斐然:工业经济形成以汽车及机械装备制造、光电子信息和钢铁、石化、烟草为主要支撑点,环保、生物医药、造纸包装、纺织及服装等多极协同支撑的格局。2006年,中国制造业500强前10强,武汉企业占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