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8年12月 |
在地处东南沿海的福建省,农村剩余劳动力除了与其他省份一样流入城市打工或经商外,有相当一部分是出国打工,外出的时间更长,带来的问题也更多。因此我们拟通过该项调查,对留守孩子与非留守孩子、沿海留守孩子与内地留守孩子(福建省内)等进行比较研究,并提出相应有效的对策。
一 调查对象和方法
本研究采用调查问卷、心理测验、座谈和田野调查等方法进行。我们走访了福建省教育厅、共青团福建省委,以及福建武平县教育局和团县委,宁德市、福鼎市妇联和教育局,与一些校长、老师、青年志愿者进行了座谈,并深入部分留守女童的学校和家庭,与女童的临时监护人、老师和女童本人进行交谈,访谈对象以小学生为主。同时,在福建省妇女理论研究会配合下,我们还选取福建省外出人口较多的沿海3个农村的乡镇学校(福清江阴、福州马尾、亭江)和5个内地山区的学校(分别位于闽东的柘荣、周宁,闽北的浦城,闽中的沙县和闽西的武平)进行了问卷调查。每所学校发放问卷约200份,共计1500份,收回有效问卷共1400份,有效回收率为93.3%。同时,考虑到初中阶段的留守孩子正处于儿童期和青春期的转折点,她们遇到的心理问题可能更多,思想波动更大,而且可能与父母分离的时间更长,回答问题也比小学生更加深入,所以本问卷的调查对象不仅包括小学生,还包括一些初中、高中生,主要以初中生为主。
二 调查发现
(一)农村留守女童教育处境相对不利
根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的资料,在当时1400万流动儿童中,男女分别占53.4%和46.6%,性别比为115∶100。其中,跨省流动儿童的性别比最高(126∶100);省内跨地区流动者次之(114∶100);县市内流动儿童的性别比相对最低(109∶100)。[1]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流动人口家长可能更关注男童,那些远距离流动、较难携带子女同行的家长更多地倾向于携带男孩,女孩往往更容易被留在农村。实际上,在73.4万父母均外出的福建留守儿童中[2],“留守女孩”至少占据了一半以上,特别在小学年龄段。据福建武平县2005年6月的统计,全县中小学生中有5076名留守孩子,女生为2703名,男生为2373名。[3]其中,小学阶段留守女童比例远高于男童,留守女童往往成为被家庭忽视的对象。以下是留守女童的一个个案:
女童甲,13岁,小学五年级,父母在云南开店,有一弟弟随父母在云南,她与外祖父母租住在县城郊区,每天骑自行车到5公里外的城乡结合部小学上学,父母已有两年没回家。平时她都是一个人上学,一个人在家做作业、睡觉。她一直强调父母要带她去云南读书,是自己不愿意去:“我父母去年就让我和弟弟一起到云南读书,我不去……”(流眼泪)“那边不熟悉,没有同学。”“去云南读到小学毕业又得回来读初中,环境换来换去,我不愿意去。”(哭)而外公(他的女儿及两个未婚的儿子都在外务工)的说法是:“我们租的房子在公路边,外孙很调皮,怕不安全,所以女婿把外孙带走了。女婿说男孩子带在身边更好。女孩没关系啦,她能念多少书就念多少吧。”
在这种家庭中,女童会因为得不到关心、得不到抚爱尤其是母爱而产生孤独感。这对她的性格发展以及自我期望值都将产生不良影响。
(二)农村留守女童存在较大的心理健康问题
访谈调查的结果表明:经过长期的分隔,逐渐长大的留守女童与父母之间越来越隔膜,曾有的浓浓亲情与体谅已越来越淡漠。长大了的留守女孩在长期缺少亲情的环境中越来越感受到父母对自己学习与人生的低期望值,她们的学习激情明显下降,上网、交朋友逐渐占据了她们的主要精力,并出现了一些心理问题和行为偏差,产生焦虑、恐惧等心理障碍,很容易受到周围不良因素的影响,有早恋倾向,甚至出现问题行为、犯罪行为等。下面是一个典型的由于情感饥渴而出现心理和言行偏差的个案:
女孩乙,18岁,闽东某县人,父母在她8岁时就赴外地经商,从小寄居年老的曾祖母家,老人去世后,她寄宿学校,现父母带着两个妹妹仍在外经商,她将读高三,准备自己在外租房,学习成绩中等偏下。在独居的几年中,她曾两度自杀。暑假她来到父母身边,父母与她双方都感到隔膜,无法交流。她经常朝父母发火,或独自发呆。父母为了避免与大女儿冲突,经常带两个小女儿出去游玩而将她独自留在店里。她为了引起父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