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8年12月 |
北京大学法学院妇女法律研究与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成立于1995年12月,是中国第一家专门从事妇女权益法律援助与研究的公益性组织。经过近12年的发展,中心已成为在国内外享有很高声誉,具有影响力、倡导力的著名妇女非政府组织,在中国妇女权益保护领域发挥着重要而独特的作用。
一 中心成立背景
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和国际发生的几个重要事件构成了中心诞生的契机。一是《妇女权益保障法》于1992年4月颁布,确立了妇女权益在法律上的保障;二是1994年中国法律援助制度建立,体现了中国对贫弱群体法律权利的公平和保护;三是1995年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召开,妇女权益保护和非政府组织的理念开始进入国人的视野并被关注。中心始创者认识到,贫弱妇女是一个最易被忽视而又最易受伤害的群体,由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原因,对她们的保护又是非常薄弱和不足的,她们迫切需要知识上、意识上和法律上的专业性帮助。而中国幅员辽阔,政府建立的法律援助机构远远无法满足实际的需要,如果建立一个公益性的机构,以民间法律援助为视角和救济途径从事妇女权益的法律保护将会开创中国妇女权益保护的一个新领域和新途径。基于这一理念,中心应运而生并在这条路上坚持不懈走了近12年。实践证明,中心探索的以民间法律援助的形式开展妇女权益保护是具有时代特色和创新性的模式。历史的机遇,使中心成为妇女权益保护、法律援助、非政府组织领域的三位一体,并与中国这三个领域共发展、共成长,同时也是这三个领域发展历程的见证者。应该说,中心的诞生,是时代的要求,是妇女维权运动的需要,是法律援助事业的有益补充,是中国非政府组织发展的必然。
二 取得的成就及影响
中心的宗旨和使命是:厉行法律援助、推动中国妇女权益保护事业的发展、推动两性平等。主要工作内容包括:(1)设立妇女法律服务咨询热线,为全国妇女无偿提供法律咨询服务;(2)承办重大、疑难及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妇女权益案件,以及为经济贫困的女性当事人提供法律援助;(3)研究妇女权益保护的状况以及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妇女权益案件,探索妇女权益法律保护的完善与发展,向社会进行研究成果的推介,并向相关部门提交政策与立法建议;(4)开展公益诉讼,推动妇女权益保护和公益诉讼法律、法规、政策的制定和完善。
中心取得的成就主要有:
通过法律援助,维护了妇女权益,增强了广大妇女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促进了司法公正。近12年来,中心共受理来电、来信、来访及电子邮件等各类法律咨询六万多件,内容涉及婚姻家庭、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劳动权益以及刑事和行政法等多个领域,范围涉及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在案件办理上,中心共为全国的贫困女性当事人免费代理案件近千件,办理各类重大典型疑难的案件二百多件,为数千名妇女赢得了应有的权益,许多案件被媒体报道,引起了很大社会反响。
通过开展研究工作,促进了妇女权益保护和法律援助理论研究的发展。共发表二百多篇相关的理论文章,出版了《当代中国妇女权益保障的理论与实践》中英文版、《中国法律援助的理论与实践》、《妇女法律援助案例·指南》等十部著作,提交了七十余篇法律法规的意见和建议,举办了三十多期各类法律培训班、二十多次研讨会以及开展了十几个专门研究课题。这些成果,为深入研究和探索中国的妇女权益保障和法律援助提供了较为夯实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根据。
在公益诉讼的探索和推动上,中心抓住现阶段妇女权益的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在职场性别歧视、职场性骚扰、农村妇女土地权益保护、针对妇女的暴力以及中国流动女性权益等方面进行探索与实践,办理了四十多起典型性案件,并积极推动相关立法和政策的改革。
此外,中心认识到,要推动中国公益诉讼实践和理论的发展,推动妇女权益状况的有效改善和政策改革,必须整合力量,提高公益诉讼的影响力,而建立一个全国性的网络是整合力量、共享资源、推动中国公益诉讼发展和公益律师队伍建设的战略性策略。2007年1月,中心发起成立了中国妇女权益保护公益律师网络。网络通过专门网站(www.wrpil.org.cn)、培训、规模化诉讼、论坛以及妇女权益优秀公益律师评选等一系列活动,力求影响和推动妇女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