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8年12月 |
村民自治是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社会各界日渐认识到,农村妇女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力军,是村民自治的实践者、参与者和推动者。动员和组织约占农村人口一半的妇女实践村民自治、参与村民自治,在实践中提高,在参与中受益,是农村村民自治工作题中应有之义,是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任务。
近两年,党和政府、一些关注性别平等的非政府组织、社会活动家、研究人员等在这种背景下,开展了一些促进妇女参与村民自治的行动,探索促进妇女参政、提高妇女地位、实现性别平等的途径。
当前,各地正在深入贯彻落实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团结奋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特别是始行于2006年初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标志着党和政府对农村建设的重视。
村民自治是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社会各界日渐认识到,农村妇女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力军,是村民自治的实践者、参与者和推动者。动员和组织约占农村人口一半的妇女实践村民自治、参与村民自治,在实践中提高,在参与中受益,是农村村民自治工作题中应有之义,是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任务。
近两年,党和政府、一些关注性别平等的非政府组织、社会活动家、研究人员等在这种背景下,开展了一些促进妇女参与村民自治的行动,探索促进妇女参政、提高妇女地位、实现性别平等的途径。
一 促进妇女参与村民自治的行动内容
近两年促进妇女参与村民自治的行动往往以项目为载体,在包括政府、妇联组织、草根妇女组织、专家学者等的多方面的合作参与下,通过对政策的积极解读与执行、宣传倡导、培训等方式开展。
政策的积极解读与执行成为近两年促进妇女参与村民自治行动的焦点。行动者们认识到,尽管中国有男女平等的立场和相关法律法规,但往往过于原则,缺乏刚性,执行也多不到位,需要依靠各级政府的积极解读,才可能真正落实。因此,推动各级政府积极解读已有法律政策,或者制定积极政策,成为近两年促进妇女参与村民自治行动的重中之重。如民政部执行的塘沽项目,就制定了保护性政策,内容涉及选举全过程和各项工作,集中体现在塘沽区民政局印发的《天津市塘沽区第五届村委会选举规程》中,其中对村民选举委员会、提名初步候选人、确定正式候选人、投票、计票、村民代表等程序中的女性比例和数量进行了规定。湖南省的妇女参政项目积极解读《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推动出台了《关于在村委会换届中保证村委会班子中有适当女性成员的意见》,规定村委会中必须有一名女性;陕西合阳项目则推动出台了由陕西省委组织部、省民政厅与省妇联联合下发的《关于做好全省村级党组织和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中妇女参选参政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了第六届村委会换届选举中妇女参选参政的3个目的指标。
为了避免积极政策停留在纸面上,这些行动者们还在加强执行的力度方面下了工夫。如塘沽项目,在宣传培训、统计(女性人数和所占比例)、介绍候选人和组织竞选演讲等时,有意识地突出性别平等意识;湖南省项目将妇联纳入领导小组,加强监督;陕西合阳项目提出了2个过程指标等。
行动者们的另一个主要努力是宣传倡导方面的形式多样。在各个项目点,执行者们除了采取传统的开会、学习文件、领导讲话等权威方式,还发展了制作宣传画、地方戏、公开信等各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男女平等和妇女参政的意义。
同时,近两年行动者在提高领导干部的社会性别意识和对农村妇女的能力建设上也加强了力度。行动者通过会议、研讨、考察等方式,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的培训,增强他们的社会性别意识,提高他们对这项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在妇女能力建设方面,一方面加大对女性骨干和当选女性村干部的社会性别意识和选举技巧的培训,增强妇女参选的信心和竞争力,并在她们当选后重点培训村务管理知识,使之更好地履行职责。在具体的培训方法上,更多地使用参与式培训方法,并通过编写教材、对培训者培训等方式,使更多的人受益。如农家女文化中心就对培训效果进行监测,以实际效果和可持续性为考量,在培训对象的选取等方面不断改进。另一方面,以妇联组织为载体,通过组织生产、经营、村貌建设等活动,以及妇代会直选(如河北省迁西县妇联)等形式,在生产、组织活动中让农村妇女认识参政的意义,提高她们的参政能力。
此外,行动者们积极推动这些政策与措施提升到立法层面。这些试点项目的成果和经验成为向立法者和决策者进行倡导的依据,通过会议论文、工作报告、政策建议书、议案等形式,得到传播。例如,2006年7月,在湖南省妇联和省民政厅的推动下,《湖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办法》第十一条明确规定:“村民委员会和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