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王伟光
  男,汉族,1950年2月出生,山东海阳人。1967年11月参加工作,197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研究生学... 详情>>
李 扬
  1951年9月出生,籍贯安徽,1981年、1984年、1989年分别于安徽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 详情>>
李培林
  男,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社会... 详情>>

    中国音像行业报告

    作者:王炬 出版时间:2008年03月
    摘要:2007年12月17日,“音像业出版发行研讨会”在杭州召开,主题是“发挥主渠道作用,促进音像业大发展”。参会者来自音像出版社、音像发行公司和新华发行集团。与会者从各自的立场和角度,对音像业的发展和前景作了充分的论述和讨论。从会上总结的情况看,音像业的未来逐渐有了清晰的轮廓。音像业的未来,将朝向产品分化、市场细化,生产、制作、流通分工更加明确的方向发展。也就是两端(指高端和低端)继续发展,中间逐渐萎缩。

    一 展望2008年

    2007年12月17日,“音像业出版发行研讨会”在杭州召开,主题是“发挥主渠道作用,促进音像业大发展”。参会者来自音像出版社、音像发行公司和新华发行集团。与会者从各自的立场和角度,对音像业的发展和前景作了充分的论述和讨论。从会上总结的情况看,音像业的未来逐渐有了清晰的轮廓。

    音像业的未来,将朝向产品分化、市场细化,生产、制作、流通分工更加明确的方向发展。也就是两端(指高端和低端)继续发展,中间逐渐萎缩。

    高端市场是指高品质、高水平、优秀的、有特定受众群的高端音像制品。HD(高清)、BD(蓝光)等高清晰度数字光盘将会成为优质的音乐、电影和视频节目的下一代载体,这些载体将会充分利用现有的流通体系进入市场,将保障音像业传统的出版、制作和流通业持续发展。由于高清的码流较大,而且版权保护设计较为完整,较长一段时间里还不能通过网络传播。最为关键的是,较为富裕的知识阶层将成为高品质音像制品的消费群体,他们愿意买正版音像制品,追求高品质和视听的完美性。

    低端则是网络的天下,更多大众化的娱乐节目将通过网络和手机下载传播。到目前为止,网络下载还没有形成稳定的商业模式,商业或产业的法则是水向低处流,没有盈利模式就不可能有更多的投资,没有投资也就不可能有高品质的产出,网络或手机也就只能传播投入少、成本低,甚或是免费的低端产品。

    中间部分是指现在还是音像市场主流的产品,由于知识产权保护严重不足,内容提供商几乎不指望从音像市场或无线市场获利,投入产出极不匹配,既不可能生产出符合时代潮流的、更为先进的文化产品,也就不可能得到持续发展,但由于其生产方式的惯性,还会持续出版制作中间类的音像制品,但其市场占有率将会逐渐缩小,直至被高端产品替代。

    经过二十余年的大浪淘沙,音像业的流通又有了新的变化:就是“民退国进”。有消息表明,占音像销售市场大部分份额的民营批发、零售渠道开始萎缩,广州市2500余家音像店,现在只有几百家还在营业,北京的音像大厦已经由鼎盛时的三十余家,到现在的不足十家,而且销售额也在大幅下降。盗版、网络的冲击,使他们无利可图,无钱可赚。相反,新华书店系统经过多年的改革、发展和壮大,逐渐在流通领域站稳了脚跟,大有重新成为市场主力的势头。以浙江新华发行集团为例,他们通过集团化管理、集约化经营,已经形成了全省新华书店连锁经营,真正做到了集中采购、统一配送、计算机动态管理,做到终端(基层店)无库存,实现了以最低成本完成最大利润的目标。浙江新华集团最近又推出“低价适销书”工程,按照图书上市的一定周期,制订一个既符合消费者利益,又增加出版社收入的折扣,最终能“消灭”库存和退货。这个工程同样适用于音像制品。

    据了解,能做到类似浙江新华集团连锁经营的各地新华集团不在少数。假若各地新华集团都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连锁经营,假若各地新华集团的区域性连锁能逐步连成片的时候,音像业盼望已久的全国性连锁(可以通过区域连锁合作来实现)就会到来。

    二 2007,音像业的十字路口

    中国音像业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大起大落,经历了从“三产”向市场化、产业化的过渡和转变。应该说,音像业是我国出版业最先市场化的一个行业,也是比较彻底的市场化的行业。

    市场化带来的好处自不待言,音像制品业没有依靠国家投资,也没有享受到诸如扶持政策、税收优惠等方面的好处,却也利用自身积累造就了一个庞大的产业,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满足人民群众文化娱乐的需求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然而,时过境迁,音像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盗版的顽疾未除,又遇到新媒体冲击,音像业正处于一个十字路口:维持音像制品的销售越来越艰难,而转型——转向数字出版销售,也因为没有稳定的商业模式,数字音像节目(包括单曲)的收入远远没有达到预期水平。

    2007年音像业的传统销售仍然处于风雨飘摇之中,音像制品的出版制作举步维艰;批发商因资源的枯竭,或者转向投入更多的财力自己开发新品种,以保持发行品种的数量,或者整合资源投身数字销售;零售商也在整合,曾经支撑了音像制品零售业半壁江山的民营零售店,已经进入大幅衰退的阶段。

    2007年,音像业也有“利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