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金融形势
1.货币供应
自1994年以来,货币供应量一直是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的主要中介目标。虽然货币供应量是否还应当继续作为中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已有越来越多的争论,但中国人民银行还是在每年年初向社会公布当年狭义货币供应量M1和广义货币供应量M2两个层次货币供应量的目标增长率。
2006年年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34.6万亿元,较2005年增长16.9%,增速比2005年下降了0.6个百分点,较央行年初确定的16%的目标高出0.9个百分点。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12.6万亿元,较2005年增长了17.5%,增速较2005年上升了5.7个百分点,较央行年初制定的14%的目标高出3.5个百分点。流通中现金M0余额2.7万亿元,同比增长12.7%,比上年高0.7个百分点。总的来看,2006年的货币供应量增长率呈现出这样的特点,即M2的增长率先扬后抑,而M1的增长率则呈逐月上升之势。2006年5月份以后,M2增速有所回落,而M1增速则逐步加快。两个层次货币供应量增长率的这种差异,彻底改变了2005年下半年广义货币增长率快速回升,而狭义货币增长率较缓的“剪刀口”状态。到年末,M1的增长率甚至还超过了M2的增长率(见图1)。M1增速加快可能受以下因素影响:①经营效益好,市场活跃,企事业单位投资意愿较强,对活期存款的需求迅速增加,这明显地表现在2006年企业活期存款增长率大幅度地上升;②银行承兑汇票签发量5月份以后增长放缓,企业为应对支付需要而持有更多的活期存款。
图1 中国货币供应增长率的变化
两个层次货币供应增长率的这种相对变化,较大幅度地改变了我国货币供应的流动性结构(见图2)。M1/M2在2006年下半年出现了明显上升,年末,该比率为36.47%,较年初上升了1个多百分点。交易性货币的占比上升,一方面助推了中国资产价格的大幅度上升,另一方面也构成了我国物价指数在2006年第四季度呈上升趋势的货币成因。
图2 中国货币供应的流动性结构(M1/M2)的变化
2.基础货币供给及结构
2006年基础货币总体增长平稳。前11个月平均增速为10%,11月末基础货币余额为6.9万亿元。12月份受财政集中拨付等因素影响,基础货币增速有所加快。12月当月财政存款下降0.5万亿元,12月末基础货币余额迅速增至7.8万亿元,同比增长20.9%,比年初增加1.34万亿元,同比多增7936亿元。2006年年末,金融机构超额存款准备金率为4.8%,比上年末高0.6个百分点,其中,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为3%,股份制商业银行为7.2%,农村信用社为10.8%。
中国的基础货币由流通中的现金和金融机构的准备金构成(见表1)。到2006年年底,中国基础货币供给总额为75597.96亿元。根据基础货币方程式,可以从中国人民银行资产负债的资产方和负债方来分别考察引起基础货币变动的原因。央行资产的 增加和负债项目的减少会扩张基础货币,反之,则会紧缩基础货币。自1994年中国改革外汇管理体制并实行强制结售汇制以来,外汇占款一直是基础货币供给的主渠道,2006年依然如此。到2006年年底,中国的外汇占款余额达到84360.81亿元,较2005年年底的62139.96亿元净增近22220.85亿元,这给基础货币供给造成了较大的冲击。2006年各季度的外汇占款环比增加额分别为5090.36亿元、4988.11亿元、4758.71亿元和7385.76亿元。在中国人民银行的资产方,基础货币供给增加的另外一个渠道便是对其他金融机构债权的增加。2006年1~12月份,对其他金融机构的债权净增8723.64亿元。央行对这些金融机构债权的增加,主要是为了发挥金融稳定职能而发放的再贷款。由此可见,央行金融稳定的职能与货币稳定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冲突。
表1 中国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
对央行资产负债表资产方科目增加造成的基础货币扩张,央行同样可以通过调整资产和负债两条路径予以冲销。不过,负债方的变化,例如政府存款的意外增加也自动地冲销了央行资产增加造成的基础货币扩张。2006年1~12月份,政府存款净增加了2683.42亿元,减少了相应数额的基础货币供给。需要说明的是,政府存款对中国基础货币的影响是巨大的,这在每年的年底时表现尤为突出。大致情况是,到每年12月份,政府在中国人民银行的存款余额相对于11月份总会有较大幅度的减少,这会直接导致基础货币供给的增加。2005年第三季度末,政府在中国人民银行的存款余额为9875.09亿元,到12月底这一余额就急剧下降到7527.23亿元,减少了2347.86亿元。2006年第三季度末,政府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