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年04月 |
在2008年以前的若干年中,受经济高速增长和劳动力供给速度减缓的双重影响,中国就业形势良好,农村剩余劳动力大幅度减少,甚至许多地方遭遇到劳动力短缺。但是,当美国次贷危机演变为全球金融危机,并对中国实体经济产生影响后,中国就业的局面就发生了变化,主要表现为就业增长减速,失业率有所提高。本文将分析金融危机对中国就业的影响,估计非农产业的就业损失,并结合中国劳动力市场的特点,提出一些应对金融危机对就业冲击的政策建议。
一 金融危机对就业冲击的总体描述
如果按照2007年以前就业市场的趋势,2008年本来应该是一个空前好的就业形势。但是,2008年的宏观经济因素不可避免地对中国的非农产业就业产生了不利的影响甚至冲击。作为前期铺垫,全国普遍出现的实际工资上涨导致企业用工成本提高,大量中小企业(其中包括许多血汗工厂)缩减生产或者倒闭,以及部分企业对《劳动合同法》实施做出的不恰当反应,产生对就业增长的不利影响。雪灾、震灾、水灾等自然灾害产生的冲击,都构成不利于就业的因素。据报道,震灾后四川全省有115.2万农民失去生产资料,他们中的80%成为就业困难人员,零就业家庭增加5.1万户。
然而,对就业构成最为实质性冲击的因素还是金融危机。随着金融危机的来临,美国依靠举债而维持的高消费模式走到了尽头,严重的流动性短缺导致长期存在的产业弊端充分暴露,传统增长方式难以为继。大规模的失业和减薪造成消费萎缩,不仅使美国国内的企业遇到前所未有的困境,也大幅度减少了进口。当金融危机影响到欧洲和日本等庞大经济体时,中国外向型企业的订货急剧减少,一大批企业停业甚至倒闭。由于这类企业雇用的主要是没有当地户口的农民工,因此,在企业遭遇经营困难的情况下,农民工首当其冲,许多人已经失去工作,或者回到农村寻找就业门路,或者陷入就业不足甚至失业状态。企业的困难境况导致大批企业减少或延缓了招聘计划,由此也造成了大学生找工作困难。
我们可以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在全国部分城市收集的劳动力市场供求信息,观察和判断岗位需求与岗位供给的关系。在分析中,通常计算岗位供给数与岗位需求数之比(称作劳动力市场求人倍率)这个指标。从其变化趋势看(图1),从2001年之后,该指标已经大幅度逐年回升,并持续到2007年接近或超过1(即岗位数已经超过了需求)的较高水平。但是,到2008年的第四季度,求人倍率大幅度跌落,下降到2002年以来的最低点。可见,中国实体经济增长显著减缓的后果主要表现为就业增长的减速,以及失业率的上升。
图1 城市劳动力市场供求信息
很显然,由于就业压力造成的可能失业率上升,其性质属于直接受经济增长波动影响的周期性失业率。通常,失业有三类原因,分别为受经济增长波动影响的周期性失业,受劳动者在劳动力市场上寻找岗位的难易程度,或劳动力市场功能影响的摩擦性失业,以及受劳动者技能与劳动力市场匹配程度影响的结构性失业。鉴于经济增长率下滑的剧烈程度,2008年的失业显然是以周期性为主要特征的。在此次危机前,我们通常强调经济增长并不自动带来最大化就业(蔡昉等,2004),是因为中国的自然失业率占主导地位。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字,2008年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仅比2007年提高了0.2个百分点,与大多数人所预期的情形不尽相符。这个指标变化较小,主要是由于该指标本身的性质。首先,它主要反映城镇户籍居民的就业状况,而这次就业冲击在2008年的大部分时间主要触及沿海地区中小企业就业的农民工。其次,即使部分城镇劳动者失业,但他们中有相当一部分对就业机会仍然有信心,因此并不急于进行失业登记。总的来看,这个失业率指标反映实际劳动力市场状况偏于迟缓。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根据一项样本为7139个城镇居民的抽样调查,发现在2288个经济活动人口中,有215人符合失业的定义,据此推算城镇调查失业率为9.4%(汝信等,2008)。这个结果的积极意义在于,采用更具有可比性的调查失业率指标,及时反映了经济下滑对就业的影响,以引起决策者对周期性失业的关注。此外,这个关于调查失业率估算的优点还在于它把农民工的失业状况首次包括进来,而这在正式的统计中和以往的调查中是一个缺项。然而,由于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