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6年03月 |
长三角是中国及亚太地区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区域,也是中国参与世界经济竞争的中心区域。它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经济总量规模最大、社会发展水平最高的区域之一,同时还是全国人口聚集能力最强的区域。一个以上海为核心的长三角大都市圈,正在21世纪的最初20年内快速崛起。浙江是长三角的南翼,其区位优势、充沛的水源、厚实的人文沉淀、雄厚的人力资本和工业、技术基础,使其在长三角区域发展进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2005年,浙江经历了资源要素严重制约、多次台风侵袭的严重自然灾害,经历了增长方式转变过程中的种种阵痛,经历了经济增长幅度放缓的“成长中的烦恼”,但浙江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以人为本,坚持科学发展观的人本性、内源性、均衡性的基本理念,保持了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态势,在2004年提前一年实现“十五”计划中的一些主要指标的基础上,又奋发进取,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全面建设“平安浙江”,加快文化大省建设,提前基本实现了“十五”计划所提出的发展目标,并为“十一五”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发展平台。
根据中共浙江省委制定的“十一五”和2020年发展目标及远景规划,浙江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努力在“十一五”期间率先基本建成全面小康和在2020年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简称“两个率先”)。本报告旨在对浙江2005年及“十五”期间率先可持续发展做一简要评估分析。
一 浙江实现“两个率先”发展水平总体评估
1.浙江“两个率先”评估指标体系(见表1)
根据走在前列发展目标要求,浙江省明确提出了在2010年全省率先基本建成全面小康社会、2020年全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目前,衡量全面小康和现代化的实现程度已有很多指标体系,众说纷纭,见仁见智。但无论是哪种指标评价体系,它都有一些核心评价指标,根据2010年基本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时达到目前中等国家平均5000美元左右的水平,2020年基本现代化时达到目前国际上中等收入国家10000美元左右的发展水平,以及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应有的一些核心评价指标,我们设计了浙江实现“两个率先”的评估指标体系,并将韩国作为一个比较的参照系[1]。
表1 浙江实现“两个率先”评价指标体系
从这一实现“两个率先”评价指标体系可以看出,率先实现全面小康和现代化是一个经济发展、社会繁荣、人口综合素质全面提高的系统工程。从某种意义上说,率先实现全面小康和现代化,不仅指率先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小康和现代化,更重要的是要率先实现人的现代化,是人的素质全面提高和生活质量的全面改善。而根据这一指标体系评估分析,浙江在实现“两个率先”中已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有些指标已很接近全面小康和基本现代化目标值,还有更多的指标在2010年和2020年经过努力完全可以实现。但我们也看到,浙江率先基本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和基本实现现代化的主要难点在于调整与优化经济结构、控制收入差距的扩大、发展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尤其是农村的教育和社会保障事业以及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在未来5年和15年内,我们不仅要关心经济增长、收入水平这些数量指标,更要关心社会结构,包括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城乡结构、素质结构、收入分配等结构性和公平性方面的指标。只有这样,才能顺利实现“两个率先”的宏伟目标。
2.浙江全面小康建设水平初步评估
根据国家统计局提出的一项由10个指标构成的全面小康社会基本经济标准来衡量,浙江省2005年全面小康的实现程度已达到80%以上(见表2)。
表2 浙江全面小康(经济标准)水平评估
当然,全面小康并不仅仅是经济上的一个标准,它更多的还体现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上。因此,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更多的也就是体现在社会发展的内容上。这些内容主要有城市化程度、社会结构的构成、教育和科技的水平、社会生活质量、社会管理和社会秩序等方面。
国家统计局根据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根本内涵和基本要求,新制定了一套评估农村发展的全面小康社会指标体系。这种小康标准就包括了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人口素质、生活质量、民主法制和资源环境六个方面,有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农民对村政务公开的满意度等18个评价指标。浙江省农村社会经济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