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6年03月 |
一 长三角区域经济体成长的现状
(一)区域经济整体发展情况
自改革开放以来,长三角一直是中国经济发展最快的两大地区之一,苏南的乡镇经济和外资经济以及浙江的民营经济迭起,不断地推动着地区经济持续发展。2004年,长三角16市以占全国不到1%的土地和5%的人口创造1/5多的国内生产总值,地区生产总值(GDP)达到28775.4万亿元,占全国的比重进一步提升,由2003年的20.4%上升到21.1%。人均GDP(按户籍人口计算)达到35147元,按当年汇率折算为4247美元,突破4000美元大关,步入了中等收入国家水平。2005年长三角地区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发展态势,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5万亿元,为15549亿元,占全国的比重达到23.1%。
从增长速度分析,2004年长三角地区16个城市增速均值达到15.6%,其中最高增速为17.6%,最低的亦为13.6%,分别高于全国平均水平8.1%和4.1%。长三角已经成为拉动全国经济增长的重要贡献地区。
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主要表现在产业集聚、各类市场扩张以及城市第三产业的发展等方面。2004年,长三角地区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656亿元,同比增长24.4%,每平方公里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245万元。产业密度平均为每平方公里土地产出2624万元,比2003年提高了454万元。其中,上海市的单位面积产出则突破亿元,达到11749万元。地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8259亿元,每平方公里达到753万元,比2003年增加了95万元,消费品市场持续旺盛。
(二)区域内城市经济发展情况
2002年,长三角16市的人口规模(包括市区、郊区,不包括市辖县)如表1所示,其中,人口在500万以上的超大城市有1个,100万以上的特大城市有10个,超大和特大城市总数比同期珠三角地区多4个。
表1 长三角16市2002年人口规模与2004年城市综合竞争力排名
在2005年中国(不含港、澳、台地区)城市综合竞争力比较中,长三角有5个城市排在前10位(见表1),而珠三角只有两市列于前10位。并且,在长三角16市中,有15个城市排在前50位,规模最小的舟山市也排到第68位。除了这些主要城市撑起了长三角区域空间体架构之外,在长三角广大腹地还有数目众多的经济水平、综合实力和成长潜力等都十分突出的县级市,以及一大批闻名遐迩的城镇群。在2004年中国百强县的比较排名中,前10强中除第一、第六位之外,其余8个县则全部属于长三角地区,依次是江苏的昆山市、江阴市、张家港市、常熟市、浙江的萧山区、江苏的武进区、吴江市和浙江的绍兴县。而在前100名内,长三角地区则有高达47个县位列其中。这些城镇在短短20多年内的高速发展,对长三角地区的工业化、城市化、区域一体的发展以及区域综合竞争力的增强都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从主要大城市发展情况来看,首先,上海市是中国最大的工商业城市,是中国的经济、金融、贸易中心,城市综合竞争力一直居于中国内地首位,在长三角则处于绝对的核心地位,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龙头。
上海市在区位优势、城市劳动生产、城市产品市场占有率、政府管理以及包括商业观念、竞争与创业意识等在内的文化竞争力等方面居全国第一位,就业增长、收入水平、人才竞争力、科技竞争力、政治文化等在全国比较中都排第二位,在制度竞争力、开放竞争力和企业管理竞争力等方面也表现较好,分别都列第三位。2004年,上海市实现GDP突破7000亿元大关,达到7450亿元,以占全国1%人口和占全国0.06%的土地完成了全国5.5%的GDP以及13.7%的财政收入,口岸进出口商品总额占全国的1/4,港口货物吞吐量占全国的1/10(见表2)。在长三角地区,尽管江苏8市的经济总量呈上升趋势,但上海依然保持龙头老大的地位,其GDP占到长三角的25.9%。
表2 2004年上海主要指标占全国比重
近年来,上海市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推进产业基地和重大项目建设,工业生产的行业集聚效应增强。2004年,上海的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石油化工及精细化工制造业、精品钢材制造业、成套设备制造业和生物医药制造业六个重点发展行业完成总产值8323.8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64.6%。
上海市的城市功能体系也在逐渐完善,服务水平和功能层次逐步提高,从而在水平和层次上与长三角其他城市实现错位发展。上海港是中国最大的港口,也是著名的国际中转港,拥有国际集装箱码头26个泊位,万吨级的深水泊位123个,与近200个国家和地区的500个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