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4年12月 |
“十一五”期间流通产业整体前景向好,在流通规模伴随国民经济自然成长、就业机会继续增加的基础上,流通产业需要从“小散差乱”的数量扩张阶段转向“三个提高”(提高流通质量、提高流通效率、提高流通竞争力)的新阶段。“十一五”规划要着眼于宏观经济目标,从战略高度重新定位流通产业,以大幅度降低流通成本、优化整合国民经济中各个领域的商品流程为核心,以“两个统筹兼顾”为重点(统筹兼顾技术进步与扩大就业、统筹兼顾发展现代批发、零售业与优化整合工业企业自设分销机构),高度重视和充分发挥现代流通业在新时期、在多方面的重要作用,为农产品、工业投资品和工业消费品低成本、竞争性、高效率地自由流动,创造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全面提升流通产业在加快经济节奏、优化经济结构方面的深层贡献率。
一 本报告中“流通产业”所涉及的范围与口径
商品流通是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产品、工业消费品和工业投资品的产、供、销流程能否高效、快捷、顺畅,事关国民经济运行的质量和城乡居民生活的质量。广义而言,商品流通与第一、第二、第三产业都有密切关系。与此相对应,商品流通产业包括:与这些产品流程有关的、属于第三产业的专业化、社会化的批发、零售和物流体系,以及第一、第二产业自设的、规模庞大的采购、分销机构和自办的储运系统。
按照中国现行统计口径和框架,通常能够进行独立统计和具有系统数据的仅仅是其中专业化、社会化的商品批发业、零售业和货物运输业。至于规模同样庞大的第一、第二产业自设的采购分销机构和自办的储运系统,由于按现行口径框架,很难从其经济活动中剥离出来作独立统计,所以至今无法给出完整准确的数据和分析。另外,作为口径大于货物运输业的专业化物流业,由于跨行业较多,目前尚未建立全覆盖的统计口径,在统计框架中,只能得到统计局提供的货物运输业的数据。
有鉴于此,为避免误解和歧义,本报告所指的流通产业,主要限于有统计口径依据的商品批发、零售业和货物运输业,即讨论这些产业的业绩、规模、结构、就业容量等的发展趋势、未来前景和体制政策问题。同时,本报告在讨论较为宏观的战略思路和政策思路的问题时,也将尝试着超出现行统计口径,有针对性地探讨以农业、工业为主体的自办购销组织和自办物流体系问题,即第一、第二产业产品流程优化及其自设采购、分销机构的效率、成本问题。理由是,这些统计框架之外的商品流通状况更加值得关注,它是多年来被现行管理体制遗忘的低效率的巨大死角和无底的成本黑洞。作为综合部门的国家发改委,尤其有责任对此作专门的调研、考察和政策指导。[1]
二 关于中国流通产业以往发展规划的简要评述
20世纪80~90年代,我国许多部门都曾制定过有关流通产业的发展规划。例如,80年代的国家计委、商业部、物资部;90年代的国家计委和国内贸易部,以及后来的国内贸易局和国家经贸委。同期的其他部委也都制定过类似的规划,例如农业部、全国供销总社、外经贸部、国家工商局、国家粮食局、国家储备局。由于这些主管机构职能和权限各不相同,导致各自分头制定的有关流通产业发展规划的口径、范围、侧重点也就很不一样,从而导致规划缺少整体性、权威性和约束力,交叉、重复和遗漏并存,也难以得到执行和落实。另外,90年代中期,学术界和政策研究认为,市场培育的重点已经转移,即从80年代的商品市场转向了90年代的要素市场。在这种背景下,基于商品市场的流通产业及其规划一度更加受到忽视和轻视。
在这种背景下,规划中势必存在一些思路上的偏差和缺陷。其主要表现是:轻视商贸流通业,认为流通产业的资本、技术含量低,忽视资金、技术和人才的投入;认为批发业导致多环节,增加交易成本,规划中重零售、轻批发;在批发上偏重于圈地式的建设低水平的交易市场,轻视、忽视大批发商的培育,导致“小散乱差”;重城市、轻农村,重沿海、轻内地,重少数大型企业,轻为数众多的中小企业;重流通方式发展、轻流通体制改革,特别是轻视国有商业企业改革;内外贸分隔,重外贸、轻内贸等等。此外,规划中延续了一些计划经济时期的陈旧做法,没能造就与工业企业相同的政策环境,商业企业贷款、技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