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7年09月 |
农村劳动力指在农村从事农业或非农业劳动的全部劳动力。农村劳动力是我国劳动力的主要组成部分,其开发利用的潜力极大,直接关系到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科学地配置农村劳动力资源对地域广袤、农村人口近全国1/3的西部来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 西部农村劳动力资源的现状
(一)西部农村劳动力资源的数量分析
至2006年底,我国西部12省区市共有农村就业人员15394万人[1],比上年减少158万人,体现了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大趋势。然而,2006年西部农村就业占全国农村总就业的比重为32.01%,较2000年的29.62%有所提高。这隐含着西部农村劳动力数量大、转移困难的特点。
表1 西部与全国农村劳动力状况对比
由表1可见,西部农村劳动力呈现如下特点。
1.数量庞大
至2006年底,我国西部12省区市的就业人员总数为19274万人,其中农村从业人员15394万人,占全部就业人员的78.87%,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这一比例明显偏高,这说明西部劳动力主要分布在农村。
2.增长迅速
从全国来看,2000~2006年间,农村就业人员的绝对量已经下降,而西部却仍在上升。其主要原因在于西部地区人口的出生率以及自然增长率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农村劳动力增长迅速。每年的新增劳动力很快弥补了转移出去的劳动力数量,从而使西部农村劳动力与全国相反,不减反增。
3.转移缓慢
2000~2006年间,西部农村就业人员占总就业的比重仅下降2.01%,而同期全国则下降了7.15个百分点。可以看出西部农村劳动力不仅比重大,而且向非农产业的转移较为缓慢。
4.富余严重
与全国水平相比,西部农村劳动力中从事农业劳动的比重偏高,至2005年底,我国西部12省区市共有农业就业人口10412.6万人,占整个农村就业人口的66.95%,比全国水平高5.14个百分点,[2]农村劳动力中农业劳动力比重偏高。这隐含着西部农村富余劳动力较全国偏多的现象。同时说明西部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较为落后,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不强。
(二)西部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西部农村的文化教育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党和政府对农村教育投资力度的不断加大以及“两免一补”和“一费制”政策的落实,西部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逐年提高。但较全国总体水平而言,文化和技能素质仍然偏低。
以西部的人口大省四川为例,据2006年调查统计,在全部农村劳动力中,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占7.76%,小学文化和初中文化程度的占87.00%,高中文化和中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5.24%,真正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占27.8%。[3]另据青海省的调查,2006年青海省农村劳动力中,文盲或半文盲劳动力占23.42%,小学文化程度占38.80%,初中文化程度占29.48%,高中和中专占7.86%,大专及以上占0.44%。在外出务工劳动力中,受过专业培训的人数所占比重为29.32%,[4]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与中、东部地区相比,西部地区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仍存在较大差距。2005年东部地区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农村居民占农村居民总数的72.8%,高出中部4.6个百分点,高出西部20个百分点;文盲、半文盲人数所占比重,西部地区达12.2%,比东部地区高出6.1个百分点。如表2[5]所示:
表2 2005年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
二 西部农村非农产业就业状况
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西部农村非农产业的规模较小,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也较弱。
(一)农林牧渔业劳动力的比例偏高
西部农村劳动力主要分布在第一产业,加之农村劳动力总量庞大,农业资源并不丰裕,使西部农村存在大量潜在的剩余劳动力。由于第一产业劳动力过多,使西部三次产业的劳动力贡献率存在较大的结构偏离。而且,西部农村非农产业的劳动力构成也不尽合理。
表3 2005年西部与全国农村劳动力产业分布表
由表3可以看出,
(1)西部农村第一产业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的2/3多,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说明西部农村非农产业发展落后,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不强。
(2)西部农村劳动力在产业结构上的分布呈现明显不合理状态,2005年西部农村劳动力在一、二、三产业分布的比例为1∶0.16∶0.32,同期全国农村劳动力的产业分布比例为1∶0.32∶0.36,可见西部农村非农产业特别是第二产业的发展明显滞后于全国平均水平。
(3)西部农村非农产业劳动力大多集中在素质要求不高的行业。以在第二产业的就业为例,工业对劳动力的文化、技能等素质要求较高,而建筑业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