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8年10月 |
中国是个劳动力资源存量丰富的国家,这原本是一个没有争议的话题。但劳动力资源存量丰富,并不意味着中国永远无法为劳动者提供充足的就业岗位。随着刘易斯转折点的来临,关于中国劳动力市场形势的判断出现争议:劳动力短缺与长期以来强调的就业压力似乎存在矛盾;失业现象是就业岗位的总量不足还是结构失衡也莫衷一是。在本章,我们将对两种看似大相径庭的说法进行梳理,以帮助我们更清晰地认识中国劳动力市场形势的原貌。
一 判断劳动力市场形势的两种方法
在计划经济时期,城乡分割的就业体制非常明显。在农村,土地为农民集体所有和经营,农业生产成为解决农村居民就业几乎唯一的途径。在城市,以计划的形式配置资源使得城市劳动力的就业成为政府必须解决的问题。在市场机制完全缺失的情况下,政府对于有就业能力和就业意愿的劳动者的安置,几乎成为解决就业的唯一渠道。在这种计划主导的就业体制下,城镇就业有以下两个特点。
首先,是全面就业。由于计划经济体制下,并不存在与市场经济兼容的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居民的收入和福利的来源都依赖于其所服务的单位,因此,全面就业是确保城市居民收入和福利的最主要的手段。这种局面给计划经济时期的政府就业主管部门,带来了工作上的压力。政府有义务为每一个城镇劳动者提供工作岗位。
其次,是稳定就业。计划经济的就业体制并不存在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相互选择的过程,因此,个人和企业之间的关系是终身的。一般来说,一个劳动者,一旦被安置到某个企业就业,除非企业不复存在,劳动者将和企业之间存在着终身就业关系。在这种就业体制下,政府也相应简化了自身的义务:只需要安置劳动者的初次就业。于是,各种类型的新增劳动力成为政府就业主管部门的主要工作对象。
很显然,城乡二元分割体系的打破以及传统就业体制的改革,使城镇劳动力市场面临着截然不同的局面。政府就业主管部门的角色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政府不再通过计划的手段解决每一个劳动者的就业问题,市场机制成为配置劳动力资源越来越主要的手段。政府从劳动力资源配置的行政干预中解脱出来,代之以提供公共服务、传播就业信息、维护劳动力市场环境的角色。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除了少数特殊困难的群体,需要政府以瞄准个人的方式提供就业援助以外,政府不再承担具体解决每一个劳动者就业的义务。
第二,城镇劳动力市场的构成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农村迁移劳动力成为城镇劳动力市场上越来越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传统的城乡分割体制逐步松动,城乡劳动力市场逐渐呈现出融合的趋势,农村劳动力在城镇劳动力市场上就业的比例也越来越高,已经占城市劳动力市场上就业构成的将近一半。在这种新形势下,将农村迁移劳动力纳入政府就业服务的范围也是大势所趋。
第三,对传统就业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打破以前城市部门僵化的就业关系,因此,在市场化的就业体制下,就业终身制不复存在。换言之,失业对于每一个劳动者随时可能发生。因此,政府服务的对象和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基础上,政府就业服务的对象不再仅仅是新增的流量,任何一个失去就业岗位的劳动者,都需要政府提供相关的就业服务,以获得重新上岗的机会。因此,就就业服务而言,劳动力市场上所有的劳动者都是就业主管部门的服务对象,而且,政府需要关注劳动者所有的就业环节,而不仅仅是初次就业。
在两种不同的就业体制和就业管理需求下,产生了两种不同的判断劳动力市场形势的方法。由于前面所表述的原因,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需要更多地关注新进入城镇劳动力市场上初次就业的群体。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对城镇劳动力市场上新增的劳动力供给,按照群体的特征进行分解是一个合理的办法。因此,政府每年新增就业的工作目标可以分解为新加入劳动力市场的各级各类毕业生,部队的军转复员人员,少量的登记失业人员以及通过户籍迁移从农村迁移到城镇的劳动力。我们将这种劳动供给的分析方法称之为流量汇总法。如图9-1的上半部分所示。
在经济形势和就业体制不断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市场经济国家代以存量分析的方法,判断劳动力市场的形势。也就是说,城镇劳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