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王伟光
  男,汉族,1950年2月出生,山东海阳人。1967年11月参加工作,197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研究生学... 详情>>
李 扬
  1951年9月出生,籍贯安徽,1981年、1984年、1989年分别于安徽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 详情>>
李培林
  男,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社会... 详情>>

    我国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从抗击非典到汶川抗震救灾
    ——从抗击非典到汶川抗震救灾

    作者:李芳靖 出版时间:2009年12月
    摘要:

    近年来,我国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断发生,如何加强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减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带来的危害,已成为十分紧迫的问题。本文从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内涵建设、应急处理指挥能力的研究、应急物资储备机制建设、应急处理的制度建设、应急队伍建设、应急评估体系建设、应急卫生管理体制建设和医疗费用保障制度建设、政府职能的转变等方面,客观分析了我国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中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的对策。

    关键词: 应急突发储备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下简称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直接关系到公众的健康、社会经济发展和安定,并日益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对其防制能力已成为评价一个国家政府政绩和社会进步程度的重要标志。从全球范围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不可避免。我国是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旦发生,往往对人类健康、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带来很大影响,如何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减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带来的危害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政府面临的严峻课题。我国当前正进入公共卫生危机高发期,各种自然、社会、人为等因素造成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不断增加,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研究已成为当务之急。

    2003年的非典流行,暴露了我国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方面存在的机制不健全、反应不快、效率不高、效果不好和后勤保障不力等突出问题。我国政府明确意识到建立敏感、高效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机制,是重建公共卫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为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发展营造安全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完善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现实需要。目前各级政府已经加快了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步伐。

    2008年5月12日,我国发生了震惊世界的汶川特大地震。地震波及了三个省份,约4600万人受灾,近7万人死亡,约37.5万人受伤,至今灾难的影响尚未结束。我国政府展开了历史上救援速度最快、动员范围最广、投入力量最大的抗震救灾斗争。从废墟中抢救生还者8.4万人。全力开展防疫工作,实现了大灾之后无大疫。中央财政安排384亿元救灾款和740亿元恢复重建资金,迅速出台一系列支援灾区的政策措施。积极开展对口支援。社会各界踊跃捐助款物,广大香港、澳门及台湾同胞以及海外华侨华人奉献爱心,国际社会伸出援手,汇成了齐心协力抗击灾害的磅礴力量。

    此次抗震救灾显示了我国现行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模式具有很多优势,如政府组织化程度较高、民众对国家的认同,使得政府在对待突发事件和处理危机上具有相当强大的动员能力。

    一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建设内涵

    为了解我国现有突发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基本状况及存在的问题,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的建设内涵,一些省份的研究机构对试点地区开展了现状调查。

    赵琦等[1]对江西省的现场调查后认为:应科学地完善现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及其机制,对其建设指导思想、法律和政策基础、预警机制、机制框架、组织结构、人员队伍的组成、应急资源的储备、信息支持、沟通协调、社会动员等方面的内容进行探讨,使其能真正发挥应急作用。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的建设内涵是一个科学的体系,其涉及硬件、软件等方面的建设,应急体系内涵建设应从体系建设、能力建设、机制建设、法律建设等方面综合考虑。

    二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指挥能力的研究

    目前,我国的应急指挥体系主要是“分散模式”,由相关部门协调医疗救治、疾病控制(CDC)、卫生监督等卫生部门的应急工作,各相关部门在很大程度上充当应急反应指挥的角色,因此,各部门的指挥协调能力则反映出整个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反应指挥系统的能力。2003年非典疫情暴露出我国公共卫生体系缺乏统一的应急指挥系统,医疗卫生资源条块分割,有效的信息沟通与协调机制不健全等问题。

    据国内外的研究表明:应急反应指挥能力大概包括以下几个核心能力:计划组织能力、沟通协调能力、领导决策能力、人员应急能力、信息支持能力。

    焦明丽等[2]以哈尔滨市卫生局为切入点,就应急反应管理体系、应急预案制定、信息监测系统和人员培训等能反映应急指挥能力的方面进行了调查分析,以期为提高黑龙江省乃至我国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反应指挥能力提供参考。

    通过调查表明,管理体系建设和信息支持两因素对指挥能力有影响,其中,管理体系建设的影响力较大。

    应急管理体系既包括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组织架构,这可以说是应急工作的硬件保障,又包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由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