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关于消费动力论
现代社会,人们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揭示和探求社会发展的动力源。尽管社会主义作为一种思想和学说已有很长的历史,作为一种制度的诞生至今也有70多年,但究竟什么是社会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一直是一个争论不休、悬而未决的重大课题。对于这一点,邓小平同志有突出的贡献。按照邓小平同志的观点,在社会主义国家,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其执政之后,首要任务就是致力于发展社会生产力,并在此基础上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1984年,小平同志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一文中明确指出:“什么叫社会主义,什么叫马克思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我们讲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要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这就要求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所以社会主义阶段的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要体现在它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并且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1]这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所在,也是衡量我们一切工作成败与否的根本标准。
我们知道,任何社会的再生产过程,总是以生产为起点的。人类要生存发展,就要消费一定的物质生活资料。而要取得这些生活资料,人类就必须首先从事物质资料的生产。从这个意义上说,生产显然是消费的基本前提,它决定着消费。与此同时,消费对生产也有能动的反作用,并在一定条件下具有决定性作用。首先,消费使产品得以最终完成,成为现实的产品。产品的优劣,也要通过消费来验证。其次,消费是生产的最终目的,它为生产提供动力。只是由于人们有吃、穿、住等消费需要,才有粮食、衣物和房屋等消费资料的生产。只是由于人们消费需要的不断增长,才推动着生产者生产出更多更好的消费资料。因此,如果“没有消费,也就没有生产,因为如果这样,生产就没有目的”。从动态角度来看,消费的作用及其特点在于:一方面它从人们获得消费资料满足的程度和取得消费服务的方式上,体现了整个社会再生产运转的效果;另一方面,它又检验着各个环节运行的状况和效率,并通过自己的检验做出评价,向再生产循环发出各种信息,提供改善循环的依据和具体的要求,以便为新的再生产过程创造出新的消费需要。从这个意义上说,消费既是上一循环的终点和结果,是检验再生产循环是否正常的测量器,同时又是下一循环的起点和导向,是改进和完善整个经济运行的指示器。也就是说,消费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承上启下的关键性环节。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指出,在客观上将会长期存在社会生产和社会需要之间的矛盾,就需要人们时常经过国家计划去调节。这就为生产与消费的统一,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条件。但是,由于各种主观原因,我们“从1957年下半年开始,实际上违背了八大的路线,这一‘左’,直到1976年,时间之长,差不多整整二十年”。[2]对这段时间的历史经验教训,小平同志做了极为深刻而充分的阐明。[3]用小平同志的话说就是:我们的经验教训有许多条,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小平同志强调指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要发展生产力。马克思主义的最高目的就是要实现共产主义,而共产主义是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之上的。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是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逐步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从1958~1978年这二十年的经验告诉我们: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不发展生产力,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能说是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4]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从理论上拨乱反正,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对原有的经济体制进行了深入剖析,做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农村实行的以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体的改革,极大地激发了劳动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立竿见影:农业生产力大幅度提高,农民的生活迅速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