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5年02月 |
据2004年7月26日报载,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提出:“当前我国经济面临的问题即是‘消费不足’”,“应该让消费成为经济第一推动力”。应该成为但实际没有成为,这就是问题所在。众所周知,消费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在消费、投资、出口三大要素中,消费实际上起的作用很弱。近两年我国经济增长主要是由投资和出口推动的,而消费是低迷的。投资和消费反映一个国家的内需,出口则反映外需。消费不足,表明总需求不足,而投资则更多的是形成中间需求。投资规模偏大、增长偏快甚至出现过热,将会导致通货膨胀。再看消费,中国GDP消费率最高的是1981年的67.5%,2003年不到57%,20年间下降了10个百分点,特别是从2000年以来,我国消费率呈逐年下降趋势。也就是说,近几年消费和投资增长相背离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发达国家最终消费率一般在80%左右,而我国只有60%(还包括社会集团消费)。究其主要原因:一是消费政策和消费环境的改善不到位,消费没有实现良性增长;二是消费的不均衡,如城乡的差异、行业的差异等等,关键是收入的差异;三是在中国近代经济的发展中,作为社会再生产环节之一的消费一直没有占据过主导地位,重生产、轻消费的误区仍然存在。
消费能够推动经济的发展,是由于消费结构的转换和升级。生产是起点,消费是终点,在社会再生产链条中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尤其是在向市场经济转轨后,消费的反作用力更加凸显。消费是经济增长的稳定推动力,消费增长较快时,经济增长速度也提高。从历年的情况看,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多在50%以上,最终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也在3个百分点以上。特别是近几年,消费结构升级带动了产业结构的升级和剧烈的结构变动,如带动房地产、汽车产业、文化产业的迅速发展。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经验看,往往把扩大内需视做推动经济发展的首要因素。因此,我们要转变发展经济的思路,改变生产决定消费、消费是被动的思维定势,关注消费的反作用力。
中国消费结构发生转换和升级,主要是在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最显著的标志是恩格尔系数的下降,1978年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57.5%,2002年下降到37.7%。中国社会的消费从生存型转向温饱型,又从温饱型迈向小康型;以往在消费中社会集团消费占有较大比重,开始出现个人消费增长的趋势。人们不仅要吃饱,还要吃出健康、吃出美丽;不仅有生存型需求,还要有享受型需求;消费的雷同性逐步减少,个性化消费在彰显。消费结构在转换,消费层次在升级。转换和升级的主要原因,在于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人均收入的提高。经济增长快,意味着产业发展,就业机会增多,居民收入增加。特别是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后,将标志着中产阶级开始形成和扩大,由其主导的住房、汽车、旅游、教育、文化等方面的消费将带动消费需求的增长和消费结构的升级,并成为我国内需稳定增长的最大内在动力。消费推动经济的增长,还表现在新的消费观的形成对产业调整带来巨大的影响。这种新的消费观就是科学的、以人为本的消费观。以人为本的消费,就是要关注作为消费主体的人的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及环境,就是要满足人的多层次的需求。人的需求多样化,必然形成新的消费理念,如:健康消费,生态消费,等等。对健康的重视,由此带来食品产业的调整,出现安全食品;过分偏重资源消费,就要重视生态保护,发展环保产业。以人为本的消费观,是经济、教育及科学技术发展达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按照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人的需求分五个层次,达到自我实现需求这个最高层次时,消费的观念和消费行为将发生很大变化,除物质消费以外,精神消费的需求越来越大,近几年,中国文化消费市场的快速发展对整个经济产生的拉动作用就证明了这点。据估计,目前,中国文化消费市场存在着3000亿~4000亿元的结构性缺口,消费需求正步入“文化消费”阶段,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是有一定差距。
总之,消费成为经济推动力不能是一句空话,必须切实去培育和发展。消费什么是由消费者选择,但生产者不能无视消费需求和变化,应该主动调整,否则,就会淘汰出局。消费行为和生产行为不仅要受市场机制的作用,还要受到政策导向的影响。因此,政府部门在规范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