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5年02月 |
近年来,国内对西方消费文化理论的研究成为一个学术热点。但是当前从事消费文化研究的学术群体主要来自消费经济学、哲学、社会学学科,对消费文化理论发展背景的阐述较为狭窄,特别是对中国和西方消费文化史的发展脉络和理论方法缺乏深入研究,在历史学、民俗学、政治学、心理学等跨学科研究方面的成果较为少见,对消费文化在社会转型过程中的价值和意义缺乏深度分析。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中国消费文化学的学科建构和理论框架。本文从历史和当代社会的双重视角,对消费文化研究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以求教于同行专家。
一 历史意识与西方消费文化的学术建构
消费既是西方社会巨大转变的原因,也是西方社会巨大转变的结果。在西方社会变迁过程中,消费是一种决定性的力量,这在西方消费文化研究普遍认可的观点。消费文化史是理解整个西方消费文化研究的主题,这一领域的代表人物如布罗代尔(F.Braudel)、费瑟斯通(M.Featherstone)、坎贝尔(C.Campbell)、威廉姆森(R.Williams)等,都采用广泛的历史观点对消费文化进行研究。然而我国学术界对西方消费文化的研究,以西方当代社会作为学术的中心范畴,缺乏历史观点和文化意识,事实上对西方消费文化的理解较为片面。
正如西方工业革命在推动现代化的重要作用一样,消费革命与工业革命的地位同等重要,并且相互影响。研究消费形态与西方社会变迁之间的重要联系,成为消费文化研究的核心问题,而其起点至少回溯到15世纪。消费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必须从社会变迁的多重视角,进行历史省察。
工业社会固然是消费文化研究的重点,但是消费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古典经济学家将消费作为其经济学说的重要内容,威廉·配第、亚当·斯密、李嘉图、魁奈等人对生产与消费的关系、节制消费、奢侈性消费等展开了多方面的探讨。从18世纪开始,商人、企业家、历史学家和社会学家就开始以类似的主要消费理论为依据,辨别和研究欧洲和北美的一系列消费革命。许多西方史学家将社会风尚和日常消费作为论述的重要内容,如卡洛·M.奇波拉(Carlo M. Cipolla)主编的《欧洲经济史》一书中,对1750~1914年欧洲的消费结构、习俗和风尚对消费的多重影响等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布罗代尔在《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与资本主义》(第一卷)中,集中讨论了欧洲前工业化时期的日常消费,如一日三餐的面包、饭桌上的菜肴、饮料、住宅、服装与时尚等等,将15~18世纪的欧洲消费文化史作为物质文明的核心内容进行详细探讨,为消费文化史研究提供了十分丰富的材料和严密的分析思路。
在消费文化研究中,仅仅把消费作为某一时期各消费链融合作用的结果是不够的,消费研究必须同社会和文化史研究结合起来,与许多具体的研究相互借鉴。因此,必须抓住历史细节,避免笼统地泛泛而论。弗兰克·莫特(Frank Mort)的观点代表了许多历史学家和社会学家的看法,将消费文化与文化分析、人文地理、商业史、社会史等结合起来研究,成为一个重要的学术流派。其中马克逊·贝格(Maxine Berg)和亨利·克利弗德(Helen Clifford)主编的《消费与奢侈:1650至1850年的欧洲消费文化》,是近年西方消费文化史研究的一部代表作。该书以跨学科的研究方法,考察消费者及其交往的私人和社会公共空间的文化维度,结合艺术、科技、经济和物质文化史,集中讨论英、法、荷兰等国在食品、饮料、奢侈品、艺术收藏品等的消费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丰富文化意义。从奢侈与必需,新奇与模仿,公共与私人消费空间,过剩、品味和时髦,身份认同与自我展示等五个方面,全面展现了1650~1850年欧洲消费文化的发展历程。在物的文化传记中,历史的沉淀更能反映其文化内涵。
在消费文化史的研究中,研究个人消费如何受到群体的影响,往往采用社会学的分析方法。凡勃伦(T.Veblen)提出的炫耀性消费理论,对中世纪以来有闲阶级的生活与其他社会阶级的区分论述十分深刻,对浪费、虚荣、代理有闲、代理消费、奢侈等概念的讨论,使消费的社会意义表现得非常广泛,为现代西方消费社会理论奠定了基础。16世纪初,西欧是一个社会阶层界定严格且地位组织非常清楚的社会,因而个人的消费行为一般由其在整个社会阶层中的位置所决定。但是到了19世纪晚期,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