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5年02月 |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强劲增势,餐饮市场成为消费需求升温最可观的市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确定增强了中国消费者旺盛的消费信心,有力地推动了餐饮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和高速发展,促使餐饮业成为增加全社会就业机会、广泛吸纳劳动力、建立新兴产业链条、促进相关产业互动的重要产业。围绕餐饮业所形成的餐饮经济已成为一支推动当前国民经济发展不可忽视的力量。研究餐饮业,推动餐饮业的发展,做强做大餐饮经济,不仅对于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
一 餐饮业与餐饮经济
近些年来,在国民强劲消费的推动下,我国餐饮业发展迅速,规模急剧扩大。餐饮业的发展,对于刺激消费需求,推动经济增长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根据国家统计局的资料显示,我国的餐饮消费总额已连续13年保持两位数字的持续增长,其增长速度之快、持续时间之长是前所未有的。这种增长速度也远远高于同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幅(见表1)。2004年上半年餐饮消费总额增幅超过20%,餐饮协会的专家预计全年餐饮消费将高达7500亿元,其增幅依然强劲。强劲的餐饮消费增长使其对GDP的贡献越来越高,1996年餐饮消费总额只占当年GDP的3%,到2003年已经上升到5.2%(见表2)。
表1 我国近年来餐饮消费及对比数据
表2 我国餐饮消费占GDP的历年比重情况
餐饮业发展不仅可以推动居民消费,直接把居民潜在消费需求转化成现实的经济效益,而且在社会就业、推动相关产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综合社会经济价值作用,这些作用在我国当前的社会形势下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有利于社会的稳定
虽然餐饮服务技术含量低、产品附加值不高,在社会经济中的贡献无法与高新技术等产业相比,但却具有劳动密集型的优势。以高新技术著称的美国,其餐饮从业人员占社会就业总人数的8%。由于餐饮服务业进入门槛相对较低,对资金、技术等要求不高,适合于农村剩余劳动力、妇女以及城镇下岗再就业人员等弱势群体,这对于解决我国当前日益突出的就业矛盾以及“三农”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直接从事餐饮业的人员有2000多万人,如果考虑因餐饮业发展而带动的农业种植业、养殖业、农副产品加工业、食品饮料业和商业等相关产业的从业人员,则这个数字还要庞大。
2.有利于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是提高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他们心目中的小康水平不一定要用专家学者所划定的抽象的指标来衡量,他们的小康目标更实际更具体。比如上海人所描述的小康要求就是“吃的好、穿的好、住的好、玩的好”。我国是一个比较注重饮食文化的国家,自古就有“民以食为天”的说法,所以是不是小康,对老百姓而言,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要求。方便、快捷、营养、健康的饮食不仅在相当程度上满足了居民对小康物质上的需要,而且使居民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参与其他的休闲娱乐活动。况且饮食文化本身就是一种休闲文化,没有安静悠闲的生活,就不可能奢谈美食。所以餐饮业的发展,本身就是小康目标的一种体现。
3.有利于推动旅游休闲等行业的发展
我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形式多样,有几千年的历史。涉及人文、地理、宗教、风俗、习惯等方面,在世界享有较高的知名度,是一项宝贵的旅游休闲资源。发展餐饮业,宣传饮食文化,可以增加我国旅游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吸引力,也激发国内居民的旅游热情。我国很多地方出现的以地方饮食文化为主要特征的旅游休闲形式,如饮食一条街、饮食文化节等等都取得很好的效果。旅游餐饮、休闲餐饮、喜庆餐饮、节假日消费等越来越具吸引力。当前世界上比较流行的集旅游、娱乐、休闲、购物、饮食等于一体的商业形式——销品茂(shopping mall),其现代化的饮食支持是必不可少的。
4.餐饮业的发展所以带动其上游产业
如种植业、养殖业、农副产品加工业等的专业化、现代化的发展,可以带动农村地方经济的发展,使农民增收,发挥餐饮经济链条的作用。目前,我国北京、四川、吉林、福建等省市都对餐饮业进行价值重估,把餐饮业列为本地的重要或支柱产业,旨在利用餐饮市场巨大的商机带动本地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