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6年05月 |
近年来,对于苏联和东欧国家20世纪90年代的经济社会转型的失败,国际学术界普遍认为这是一个事实,是实证性的记录。这些国家在20世纪末向市场经济过渡的经历表明,以“华盛顿共识”为指导的转型政策和做法不仅没有取得预期的绩效,而且还显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在俄罗斯,前十年转型失败主要表现为整个社会和经济的深刻危机。对于这些国家在转型期所表现出的经济社会危机及其原因,现在已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探讨。本文从“华盛顿共识”的理论渊源——新自由主义在俄罗斯的推行及其效果的视角,对俄前十年的经济转型做些分析和评述。
一 新自由主义政策在俄推行的恶果:经济社会的“休克”与危机
迄今为止,国际上众多学者对俄罗斯等国经济社会的转型,进行了实证性的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以新自由主义为理论依据的“华盛顿共识”及其转型的一系列政策,是导致俄经济社会全面“休克”的重要原因。在20世纪90年代,俄罗斯陷入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社会经济大危机,其经济大幅下滑并陷入衰退期。1989年俄罗斯的国内生产总值(GDP)是中国的2倍强,而在十年后却仅为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的1/3。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俄罗斯在20世纪90年代出台的“休克疗法”式的制度转型,不仅摧毁了原有的经济基础,而且使俄形成一种扭曲而畸形的经济社会形态。其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以下主要方面:
1.掠夺性
以掠夺方式获得资产,是俄罗斯当今国有资产和财富再分配过程的实质,也是俄罗斯市场化和私有化进程中的一个典型特性。在这一过程中,资本积累不是通过比较合理的方式,而主要是利用投机和犯罪等手段实现的。俄罗斯前十年的转轨基本上处于既无政府干预又无市场制度的混乱进程,这就使得非法掠夺成为可能。这一时期,俄激进民主派政府对于混乱无序的野蛮市场经济束手无策,这使得俄经济犯罪、黑手党、行政腐败、利益集团等,通过各种非法的和非正当手段,大肆侵吞、瓜分和占有国家资产,国家经济在很大程度上被黑手党和非法组织所控制。根据俄罗斯内务部1995年的数据,当时受犯罪集团控制的企业有4万家,其中包括400家银行、近50家股票交易所和大约1500家国有企业。
2.强制性
也被称为“亲权性”,即私有者资产积累的过程与权力或者政权的亲和。俄罗斯的暴富者和“新俄罗斯人”在致富的过程中,无一例外地具有这一特点。其表现形式被归纳为:俄罗斯首富进入政权,各工业—金融集团的代表人物跻身议会和控制媒体、干涉政府立法和左右议会选举等。在俄罗斯社会,这种由暴富者与权力阶层所推进的改革,是由少数人依靠政权力量强制推行的结果,并不代表广大群众的愿望与要求,支持和认同这种经济政策、方针、模式的人,只是掌握政权的极少数人和利益阶层。因而,俄罗斯激进的改革政策一直受到广大民众、社会舆论、中小企业界与一些政党的反对和抵制。
3.官僚性
其特征是“寡头”经济,也称“垄断性”。在俄罗斯快速私有化的进程中,俄罗斯形成了各种官僚垄断集团。这个巨富的群体,被称为“新资产阶级”,其代表人物则被视为“寡头”。鉴于这一群体与“官僚集团”的合流,又被称为“强力阶级或强力集团”。伴随着这种官僚垄断集团的出现,俄罗斯经济中的垄断集团一方面与权势勾结;另一方面,其大型私人资本垄断的特征也很明显,私人资本控制了俄罗斯经济中的高利润产业,如石油、天然气、电力、燃料、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等行业。少数寡头们靠私有化和金融投机发家的同时,经济权力乃至政治势力急剧膨胀,不少寡头在投机和暴富的过程中,将巨额利润通过各种途径转移到国外。俄社会转型期这种利益分割的极其不公平性,使得大多数民众普遍贫困化。
4.政治性
俄罗斯推行的转轨政策带有浓厚的政治意识形态倾向,它的政治动机是尽快和彻底摧毁原体制及其公有制经济基础。其政治目的是首要的,而经济绩效是次要的。按照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的理论逻辑:只有废除公有制和通过实现私有化,才能够摧毁旧的共产主义制度基础。俄大规模快速私有化的政治目的即在于此。这与新自由主义思想相吻合,因为在西方,新自由主义不仅被视为一种“右翼”理论,而且被看做一种意识形态。
俄罗斯在转型中形成的这种扭曲而畸形的经济社会形态,在一些学者看来,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