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年06月 |
2009年4月下旬,日本大阪市49岁的失业电脑工程师饿死家中一个月后才被发现的新闻震撼了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据报道,当警察在房东的带领下进入该男子的房间时发现,冰箱是空的、储蓄罐里的硬币已经不够一顿饭钱、各种求职杂志和一张已经填好的求职表散落在地板上;后来的尸检进一步发现他的胃完全是空的,也就是说这名男子是被饿死的。这起事件虽然只是个案,却令整个日本非常震动。这是因为:(1)死者不是孤苦无依的老人,而是拥有强烈工作意愿、年仅49岁的电脑专家;(2)死者是非正式员工,属于没有失业保险和养老保险等保障的低收入群体;(3)日本的非正式员工在全部劳动者中所占的比重已经高达33%以上,也就是说,如果这起个案所反映的经济社会问题得不到很好的解决,悲剧很有可能再次发生。
一 日本企业雇佣体系的现状
受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日本的出口锐减,进而引发了国内生产急剧缩水、失业人数增加。其中,包括小时工、自由打工者、合同工和派遣工在内的非正式员工所受到的影响最为直接、也最大。日本总务省统计局2009年5月1日公布的统计数据表明,截至2009年3月31日,日本的在职劳动者总数比上年同期减少91万人(其中制造业减少42万人),失业者人数达到335万人,连续五个月处于增长状态,其中非自发失业者人数为134万人,比上年同期增加了52万人。
特别是2008年底“过年派遣村”现象的出现,使日本社会更加关注失业问题特别是派遣工等非正式员工的就业问题。为了帮助那些失去工作和住宅的派遣工等失业者度过新年,日本的民间非营利团体决定,从2008年12月31日到来年1月5日在东京最繁华地段的日比谷公园搭设帐篷,免费向无家可归的失业者等提供食宿和相应的法律咨询服务。由于申请者的数量达到了500人左右,大大超过当初设想的150人,主办者不得不向日本厚生劳动省申请支援。这些申请者多为30~40岁的青壮年,他们有着强烈的工作愿望,却苦于无法找到工作,因经济、家庭等多种原因而不得不露宿街头。在日本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在这个曾经自诩“终身雇佣”的国家为什么会发生这种事情呢?
终身雇佣曾是日本劳动制度的一大特点。每年4月份,日本各企业通过录用应届毕业的大学生(或高中生)来充实职工队伍,然后通过在岗培训或离岗培训等形式将其培养成具有特殊技能的公司员工;如果没有特殊原因,这些员工将在该公司工作一生,直至退休。但是,由于各种原因,这种建立在终身雇佣前提下的劳动体系正在发生变化。
(一)非正式员工的比例不断上升
根据日本总务省2009年公布的《劳动力调查》,1984~2009年6月,相对于其他发达国家而言,日本失业率的波动不大,基本在2.4%~5.5%之间浮动。但是如果从就业结构来看就会发现,日本的雇佣体系正在发生质的变化,非正式员工的绝对数量和相对数量不断增加(参见图11-1)。1984年6月,日本所有的雇佣劳动者(公司董事、监事除外)为4282万人,其中正式员工占84.7%,非正式员工为15.3%。所谓的非正式员工,主要包括补贴家庭收入的已婚主妇和挣零花钱的学生等,成年男子在非正式员工中所占的比例仅为5.9%。到2009年6月,日本所有的雇佣劳动者(公司董事、监事除外)增至5445万,但其中正式员工所占的比例却降为67%。也就说,每三个劳动者中就有一个是非正式员工。
图11-1 日本正式员工与非正式员工所占比例的变化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1984~1994年的10年间,日本的非正式员工在全部劳动者中所占比例只增加了5个百分点;但是,1995~2005年的10年间,这个比例迅速增加了近13个百分点,是前10年的两倍多。
(二)年轻人中的非正式员工比例上升明显
据厚生劳动省的统计,在日本25~34岁的年轻人中,非正式员工的比例已经从1988年的10%左右上升为2009年的25%以上。另一组数据表明,1988年,在15~34岁的年轻人中,正式员工约为1400万人(占全体的87%),非正式员工约为211万人(占全体的13%);19年后的2006年,上述指标则分别为1280万人(占全体的73%)和554万人(占全体的27%)。由此可见,年轻人中非正式员工的比例正在成倍增长。当然,其他年龄段的非正式员工也在增加。[1]和非正式员工的整体变化趋势一样,在1988~1994年的六年间,25~34岁的非正式员工所占比例变化不大,只增长了1.2个百分点,但是从1995年开始的十余年间,上述比例增加了近12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