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6年02月 |
一 广州物流业发展现状
(一)物流总量与结构
近年来广州市社会物流总量呈加速增长的势头。尤其是近两年增长势头更加迅猛。2004年广州总货运量达3.48亿吨,比2000年的2.46亿吨增长了41.46%,平均每年增长幅度为7.79%;货物周转总量达2746.9亿吨公里,比2000年的2189.2亿吨公里增长了25.48%,平均每年增长幅度为5.81%。2003年、2004年增长速度尤其高,2003年广州货运量和货物周转量分别比上年增长了15.35%和16.09%,2004年广州货运量和货物周转量分别比上年增长了18.77%和9.53%。
从货运量和周转量的构成来看,公路与水运是广州最主要的货物运输方式。在2004年广州实现的3.48亿吨货运量中,公路货运量占50%,铁路货运量占19%,水运货运量占30%,其他运输方式占1%;在2003年广州实现的2508亿吨公里的周转量中,水运周转量占87%,公路周转量占4%,铁路周转量占9%。
从广州物流流向结构看,大体格局是:区域物流占据绝对主体地位,从货物量和周转量结构可看出这一点;城市物流,由于广州产业和零售贸易规模较大,其物流规模也不小,公路物流比重高也说明这一点;相对之下,国际物流规模较小,不但在本市结构中所占的比重小,而且横向比较看,总量上远小于香港,也小于深圳。
(二)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1.交通运输平台建设现状
近年来,广州物流运输平台建设取得突出的成绩,为现代物流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1)空港方面。2004年8月5日,作为国内三大枢纽机场和国际知名的航空港之一,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的正式启用,标志着广州航空运输能力和现代化水平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不但极大地缓解和改善了广州航空运输运量与运力及场地设施条件的矛盾,也大幅提高了广州在航空物流市场上的竞争力。
(2)港口方面。广州港地处珠江三角洲的中心,是华南地区综合性主枢纽港,国际海运通达世界八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三百多个港口,腹地辐射范围包括广东、江西、湖南、湖北、广西、贵州等省份。近年来,广州港一方面加快技术改造以及功能结构调整,货物吞吐量持续增长,一年发展一大步。2003年全港货物吞吐量为1.72亿吨,2004年吞吐量达到2.1亿吨。另一方面,加快提升广州港的功能和通过能力。重点推进南沙港区的建设,一期工程已于2004年9月正式投入试运行,标志着广州港实现了从河口港向海港发展的新跨越。南沙港按规划全部建成投产后,将全面提升集装箱、矿石、煤炭、石油及产品、粮食、杂货等的通过能力和水路运输水平,满足广州港未来30~50年的港口物流发展需要。
(3)铁路方面。广州市境内共有铁路车站25个,其中:大型货运站5个,客运站3个,客货站14个。2003年广州枢纽货物到发量达到7167.28万吨,比2002年增加2060.98万吨。2004年8月,广州铁路枢纽新广州客运站及相关工程,获国务院正式批准立项建设。这标志着广州铁路枢纽将实现总体布局的大调整,铁路货运功能将从中心区向外围转移,货运能力将大大提高。
(4)公路方面。近年,公路物流平台建设的突出成绩主要表现在道路网线的建设方面。重点是推进以内环快速路为核心、三环路为基础的方格网状加环形放射为主骨架的高快速公路道路路网体系的建设。这一路网体系包括以外环高速路为主,通过新机场高速路、广花路、广从路、广深路、广佛路与市外交通相连的高速路体系;以内环路、华南路和广园路等城市快速路组成的快速路系统;以东风路、解放路等45条区域性主干道路组成的城市主干道路系统。三个城市道路环状系统之间通过七条放射线状快速路相互连通,有力促进了广州公路物流的快速发展。
2.物流信息平台建设
广州市物流信息化建设包括物流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全市统一的物流信息公用平台建设、各类物流信息专业应用系统的建设和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等。
(1)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广州已构建了覆盖全市的基础信息网络体系,是我国国际长途电信业务三大出口之一,又是全国互联网三个核心节点和国际出口之一,更是国家互联网三大交换中心之一,基本构建成为国际、国内的信息交换枢纽,为以信息化带动广州现代物流发展和建立广州物流信息平台打好了基础。
(2)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方面。也是物流信息化发展相对较快的领域。物流企业,特别是大中型物流企业对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本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水平高度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