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6年01月 |
20世纪80年代以来,城乡一体化被确定为上海郊区发展的基本方针,郊区农村的农民和居民结构发生了渐进式变迁,从而带来了乡村人际关系的改变和公共服务需求的增长。
从历史成因来看,上海市郊区包括八个区(闵行、宝山、嘉定、金山、松江、青浦、南汇、奉贤)、一个县(崇明)、浦东新区的农村部分、市中心区内的六个镇(华泾、新泾、长征、陶浦、彭浦、五角场)、上海农工商(集团)上海地区部分、上海水产(集团)总公司、上海劳教局所属上海地区的青东农场、上海上实(集团)所属上实现代农业园区以及其他中央和市属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单位。2004年起,市中心区内的六个镇不再纳入上海市郊区统计范围
“农民”本是一个职业概念,但其界定标准日趋模糊,如果以一年中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时间多长或收入的多大比例来自于农业生产活动作为标准,则该标准要随农业生产现代化程度、农村产业结构、农民非农就业等情况的变化而变化,且由于地区差异,难以确立一个全国统一的标准。现在,“农民”这个概念正逐渐失去它原有的职业内涵,更多地表现为一种户籍身份,逐渐与“农村人口”这个概念相重叠。不过本文中的“农民”仍旧被界定为一个职业身份,指主业是农业的从业人员,其中,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副业和渔业等。
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化,省市之间及省内的人口迁移越来越频繁,流动人口数量的激增使人口普查数据中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的离差越来越大。如果要分析和谐社会建设中一个地区的社会人际关系和公共服务现状,就应当考察该地区的常住人口,因此把本文中的“居民”界定为常住人口概念,主要包括:除离开本地半年以上(不包括在国外工作或学习)的常住本地的户籍人口;现在本地居住但户籍在外地且离开户籍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居住在本地,但在任何地方都没有办理常住户口登记的人口。
一 郊区农村农民和居民结构的变迁
(一)郊区农村农民数量大幅缩减,其中本市户籍农民数量锐减,而外省市户籍农民数量先增后减
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推进,上海市乡村从业人口中的农民
上海户籍农民在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中转移到第二、第三产业中的比率很高,虽然从统计数据中不能得出其确切数据,但在农村实地调查中可以明显感受到这一点,在上海农村真正的纯农户屈指可数。农村居民的收入结构也能体现这个事实,工资性收入在本市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年可支配收入中的比重一直在上升,2004年达到了78.5%;而家庭经营性收入的比重则持续下降,2004年为12.1%。
表1 主要年份上海乡村第一产业从业人员
在上海市户籍农民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的同时,有不少外省市农民离开家园来到上海郊区承包土地从事农业生产活动。上海市公安局的统计数据显示,1993~2003年间,外地来沪务农人员(在上海居住一天以上)从3.85万人增加到11.52万人,年均增幅为19.9%(见图1)。而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当年外来流动人口(在上海居住一天以上)中有20.74万农业从业人员,占外来流动人口总数(284.28万)的7.3%。2003年上海市外来流动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在抽查地域内居住1天及以上)则显示,当年外来从业人员中有14.01万人是农业从业人员,占总数(375.04万)的3.7%。无论是公安局统计数据还是统计局调查数据均显示2000年以来外地来沪务农人员数量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