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8年02月 |
中国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引进孟加拉乡村银行模式的小额信贷扶贫方式,从事小额信贷扶贫的机构大多为各种形式的非政府组织。经过十几年的实践,小额信贷没有在我国取得预期的成功,而是自2000年以来出现了逐步萎缩的局面。据估计,迄今为止中国非政府小额信贷机构和项目已有300多家,但是,目前能够正常运行的不到五分之一,即使这些正常运行的机构,能够实现操作自负盈亏的也屈指可数。[1]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很多,包括与制度、技术、政策、资金等有关的诸多因素使得小额信贷总体上处于一个艰难的生存环境中。造成小额信贷萎缩的原因有二:一是除了90年代中期大规模小额信贷项目启动资金注入以外,再没有新的资金跟进,客观上使得小额信贷停留在小规模的水平上;二是由于非政府组织在经营管理方面存在的缺陷,造成了大量的不良资产,资金逐步被不良资产所吞噬。二者似是内外因的关系,但是实质上正是由于后者的原因导致了后续资金缺乏。本文结合中国社会科学院扶贫社的案例分析影响中国非政府组织小额信贷机构贷款质量的原因。
中国社会科学院贫困问题研究中心扶贫经济合作社(简称扶贫社)开展小额信贷试验研究已经有10多年的时间,扶贫社通过引入国外成功的小额信贷操作模式,建立独立的操作机构,设计适合中国国情的信贷产品等来检验小额信贷在中国的可行性,并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小额信贷模式。一般来说,检验小额信贷成功的标准有两个:一个是小额信贷机构具有可持续性;另一个是机构拥有一定的覆盖面。而影响机构可持续性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贷款质量,[2]贷款质量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操作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贷款质量。因此,分析扶贫社的贷款质量有助于我们深刻了解扶贫社的经营状况,更好地总结扶贫社的经验与教训,以达到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小额信贷模式的目的。
建立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中国社会科学院扶贫社在建立初期一直保持了较高的贷款质量,高还款率和低逾期率是扶贫社初期取得成功的重要标志,这与传统的扶贫贴息贷款的低回收率形成了鲜明对照。最初在河北易县、河南南召县和虞城县成立的三个扶贫社的贷款回收率都在98%以上,初步证明了农户贷款可以达到很高的还款率。但是,随着扶贫社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受扶贫社自身体制的限制,扶贫社在经营管理上出现了一些问题,扶贫社贷款质量出现了严重的下滑,甚至对扶贫社构成了很大的威胁。分析扶贫社的贷款质量和产生拖欠的原因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扶贫社所取得的经验与教训,这也是赋予该实验研究项目的使命之一。
一 扶贫社的贷款质量
对贷款质量进行度量是一项既简单又复杂的事情。说它简单,是因为度量贷款质量的指标并不复杂,很容易计算;说它复杂,是因为度量贷款质量的数据一般不容易取得。在一个不太成熟的小额信贷机构中,一般缺乏准确记录贷款信息的经验和手段,尤其对客户贷款的跟踪记录难度比较大,所以所需要的信息不十分完善,这就给准确度量贷款质量增加了一定的难度。
度量小额信贷机构的贷款质量所需要的指标并不多,比较常用的有逾期率、风险贷款率和贷款损失率。这些指标反映了一个机构贷款质量的好坏,它们被用于日常的经营管理中,管理者通过贷款质量指标可以及时掌握机构的经营管理状况,以便于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于贷款质量的长期跟踪,可以了解机构贷款质量的变动趋势,分析机构对贷款质量下降所采取的措施是否有效,可以分析造成贷款质量下降的更深层次原因。
(一)创建初期贷款质量保持较好的水平(1994~1999年)
扶贫社在成立初期,保持了较好的贷款质量。1994年扶贫社开始正式运作,采取孟加拉乡村银行模式,坚持小组联保和分期还款等原则。从小组组成、培训、贷款发放、贷款跟踪、贷款回收、中心会议直到贷款结束等各个环节都能够按照当初设计的操作程序进行操作。项目设计的这些规则是项目成功的保障,也是小额信贷的基本原则。易县扶贫社1996~1999年的贷款逾期率分别为0.24%、0.63%、4.02%和1.91%,这样的贷款质量非常高。南召扶贫社和虞城扶贫社在1998年之前都保持了近乎完美的贷款质量。
1999年扶贫社首次出现了贷款质量下降的现象。虞城扶贫社和南召扶贫社在1999年开始发放季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