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8年02月 |
无论是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是同某些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都是一个奶业发展比较落后的国家。我国的奶业落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从奶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以下称之为大农业)总产值的比例上看,我国奶业产值占大农业总产值的比例只有1%左右,而许多发达国家的奶业产值占大农业总产值的比例在20%以上,某些国家达到30%~40%;第二,从人均奶类消费量上看,我国的人均奶类消费量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10左右,是某些发达国家的1/20;第三,从奶类生产上看,我国在奶牛良种化水平、奶牛单产水平、原料奶质量以及饲养管理体系、质量安全体系、疫病防疫体系等许多方面都与发达国家存在很大差距。
从长远发展看,奶业将在经济与社会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第一,发展奶业可以改善人民的膳食营养结构,提升国民的身体素质。胡锦涛总书记2003年1月到蒙牛集团视察时指出:“牛奶本身就是温饱之后小康来临时的健康食品,不仅小孩要喝,老人要喝,最重要的是中小学生都要喝上牛奶,以提升整个中华民族的身体素质。”这表明党中央对发展奶业的高度重视,并把奶业的发展作为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第二,发展奶业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大措施。近几年的实践初步表明,大力发展奶业已经成为许多地区,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和农业产业结构的首选措施。第三,发展奶业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手段。发展奶业既可提高农牧民收入,又可增加城乡就业。第四,奶业是节粮型畜牧业,大力发展奶业符合我国人多耕地少的基本国情。第五,我国奶业的发展空间大、潜力大、后发优势明显,可望成为农业乃至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
我国奶业发展的历史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成长过程。1949年,全国的良种及改良种奶牛只有12万头。1979年后,伴随着改革开放,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市场需求的拉动,我国奶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特别是自2000年以来,我国奶业进入了一个高速增长时期,奶牛存栏头数和牛奶产量分别由2000年的489万头和827万吨增加到2004年的1063万头和2288万吨,年均递增速度分别为21%和29%。这样高的增长速度,在世界奶类发展史上实属罕见。尽管最近几年我国奶业的发展速度很高,但我们必须认识到,奶业在我国的大农业中依然是一个发展相对滞后的产业部门。
无论是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是同某些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都是一个奶业发展比较落后的国家。我国的奶业落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从奶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以下称之为大农业)总产值的比例上看,我国奶业产值占大农业总产值的比例只有1%左右,而许多发达国家的奶业产值占大农业总产值的比例在20%以上,某些国家达到30%~40%;第二,从人均奶类消费量上看,我国的人均奶类消费量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10左右,是某些发达国家的1/20;第三,从奶类生产上看,我国在奶牛良种化水平、奶牛单产水平、原料奶质量以及饲养管理体系、质量安全体系、疫病防疫体系等许多方面都与发达国家存在很大差距。
从长远发展看,奶业将在经济与社会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第一,发展奶业可以改善人民的膳食营养结构,提升国民的身体素质。胡锦涛总书记2003年1月到蒙牛集团视察时指出:“牛奶本身就是温饱之后小康来临时的健康食品,不仅小孩要喝,老人要喝,最重要的是中小学生都要喝上牛奶,以提升整个中华民族的身体素质。”这表明党中央对发展奶业的高度重视,并把奶业的发展作为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第二,发展奶业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大措施。近几年的实践初步表明,大力发展奶业已经成为许多地区,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和农业产业结构的首选措施。第三,发展奶业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手段。发展奶业既可提高农牧民收入,又可增加城乡就业。第四,奶业是节粮型畜牧业,大力发展奶业符合我国人多耕地少的基本国情。第五,我国奶业的发展空间大、潜力大、后发优势明显,可望成为农业乃至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
一 相关文献简要回顾
迄今为止,通过科研项目的方式,对我国奶业发展战略进行的研究先后有四次,并相应完成了四份研究报告:中国奶业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1990年)完成了第一份研究报告,即《中国奶业发展战略研究》;[1]林祥金等(1996年)撰写了《白色革命》;[2]程漱兰等(2000年)完成了《国际竞争国内化格局中的中国奶业发展战略》;[3]张文宝等(2001年)完成了《中国奶业中长期发展战略研究》。[4]
《中国奶业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在经过实地考察并分析从多种来源获得数据的基础上,提出了到2000年我国奶业发展战略的目标和建议。其目标为:到2000年,奶产量目标应定为年人均奶的占有量为8公斤,为1988年的2.1倍。报告认为,即使有草原改良的计划,草原地区的奶产量既不能达到奶业生产增长目标,也不能满足城市对鲜奶的迫切需求。因此,我国奶业发展的战略重点将放在农区的奶业生产上。农区可以作为基地,在那里,既可以就近将奶大量地运往城市,也可以加工成奶粉或其他奶制品,以满足城乡人民的需要。其生产方式将以在中国获得成功发展的集约型为主。报告提出的建议要点为:(1)大中城市的重点是饲养高产奶牛,以保证鲜奶供应。(2)在粗、精饲料充足的农村地区,应建立干乳制品生产基地。一部分基地以农村包围城市的形式,向城市提供鲜奶,作为城市鲜奶需求的补充。有些鲜奶也可以长距离输送到城市的巴氏消毒奶工厂。(3)牧区及半农半牧区,要改良草原及改善粗饲料的供应。为提高商品奶的比重,应加强包括收奶设施的服务体系的建设。在有可能生产精饲料的地区,应饲养乳肉兼用牛或更粗壮的奶牛,以扩大冬季供奶。(4)要特别鼓励个体专业户或兼业户奶牛饲养业,同时也应认识到国营农场在提供服务方面要起核心作用。(5)主要发展重点应继续放在奶牛上,但有些地区,山羊、乳肉兼用牛及水牛将在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