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王伟光
  男,汉族,1950年2月出生,山东海阳人。1967年11月参加工作,197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研究生学... 详情>>
李 扬
  1951年9月出生,籍贯安徽,1981年、1984年、1989年分别于安徽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 详情>>
李培林
  男,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社会... 详情>>

    立足科技创新 破解资源诅咒 推动产业蛙跳

    作者:许正中 杨全社 张庆亮 出版时间:2008年06月
    摘要:

    伴随着经济的腾飞,资源短缺及环境污染日益成为影响我国经济社会成功转型的瓶颈及关键。从各国实践看,由于资源短缺遭受经济滞涨和萧条的欧美日等国家,依靠科技创新成功摆脱资源短缺的束缚,完成经济和社会结构的再造,从而获得竞争优势,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领头羊;而拥有丰富资源的国家,由于过度依赖资源财富而使其政治经济体制失去变革、创新的动力,最终使得国家长期处于不发达状态。可见,当今世界,一些战略高科技越来越成为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决定性力量。因此,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力之间矛盾的根本出路,科技创新首当其冲。

    生存与发展——永远是世界各国面临的严峻问题。诚然,近30年的高歌猛进,使我国经济逐渐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领头羊,无论是亚洲金融危机、还是“非典”都未能阻挡这种迅猛态势。但在享受着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种种好处的同时,我们却不得不面对它的孪生产物——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尽管问题的性质和问题的严重性仁者见仁,但却都不能不面临一个严酷的现实:在我国社会经济面临多元化转型之际,有限的资源以及日益恶化的环境还能给我们以多大的发展空间?

    一 “荷兰病”与“资源诅咒”

    20世纪60年代,已是制成品出口主要国家的荷兰发现大量天然气,荷兰政府大力发展天然气业,出口剧增,国际收支出现顺差,经济显现繁荣景象。可是,蓬勃发展的天然气业却严重打击了荷兰的农业和其他工业部门,削弱了出口行业的国际竞争力,到20世纪70年代,荷兰遭受到通货膨胀、制成品出口下降、收入增长率降低、失业率增加的困扰,这种资源产业在“繁荣”时期的价格膨胀是以牺牲其他行业为代价的现象,国际上称之为“荷兰病”。经济学意义上,“荷兰病”(the Dutch disease)的核心含义是指当某个国家或地区过分依赖某种资源时,久而久之便会失去创新的能力,以致在该资源枯竭时,使得该国家或地区处于不可持续发展的境地。

    事实上,“荷兰病”并不仅仅发生在荷兰。1973年,苏联借中东的“赎罪日战争”和欧佩克成立的机会大量出口石油,赚到了巨大的财富。但是,突然降临的资源财富使得苏联取消了研究科技革命问题的中央全会,这也就意味着冻结了把经济改革推向前进的尝试。表面上看,西伯利亚的石油挽救了苏联的经济,而后来的结果证明,这个财富同时又严重地破坏了苏联经济,使苏联不可饶恕地长久地推迟了已经成熟甚至过分成熟的改革。无独有偶,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初分享了石油价格暴涨带来的横财,以及后来新开发了资源的国家(如沙特阿拉伯、尼日利亚、墨西哥、挪威、澳大利亚、英国等)都出现了类似的经济症状。

    当苏联以及资源禀赋比较优越的国家陶醉于资源财富时,一些由于资源短缺遭受经济滞涨和萧条的欧美日等国家,却通过科技革命全面改造了生产体系,从而获得了竞争优势。于是,现代西方经济学家就把这种拥有丰富资源的国家,过度依赖资源财富而使其政治经济体制失去变革、创新的动力,从而被锁定在某种不自由、不发达状态的现象称为“资源诅咒”。由此可见,资源禀赋与一国的经济增长没有必然的联系。从客观现实来看,当今世界各国,凡是资源依赖型或环境依赖型的国家,如中东石油输出国组织以及非洲的资源输出国等,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及发展速度都远远落后于资源匮乏型国家或地区,如日本、韩国、新加坡、中国香港等,更与经济强国美国不可同日而语。

    二 科技创新与先发国家的成功转型

    1973年,在世界著名的管理学家德鲁克看来这一年是现代世界的转折点。石油输出国组织的石油革命使石油价格从1974年的每桶14.34美元上升到1980年的33美元,从而给欧佩克国家带来了巨大的财富,石油收入从1972年的150亿美元上升到1980年的3000亿美元。然是,巨大的财富并没有使这些国家的经济结构变得更优,竞争力也没有明显提高。相反,那些受石油革命冲击最大的国家和地区,如日本、中国台湾、美国、中国香港等却完成了经济和社会结构的再造。那么,今日的先发国家或地区当初是如何演绎这一幕“资源诅咒”的呢?它们又是如何摆脱资源短缺的束缚,顺利实现社会结果再造和转型的呢?

    1.美国的科技创新政策与经济增长的“黄金时代”

    20世纪70年代初和20世纪70年代末期,由石油引起的经济危机使美国经济陷入了“滞胀”局面,不但汽车和钢铁两大传统支柱产业受挫,部分高技术产业也遭到明显削弱,劳动生产率不断下降。面对日益严重的资源危机,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美国进行了二战后最为深刻的结构性调整,具体体现在科技创新政策及人才培养、结构调整等方面。

    (1)科技创新方面。为应对资源危机,美国成立了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由总统和副总统任正副主任,由一些部长担任委员,以加强对技术创新的领导,对科技创新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同时,美国非常重视科技创新的人才队伍建设,尤其是信息纳米技术领域的高科技人才,一方面大量培养本国科技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