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8年06月 |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和私营资本的不断壮大,民营企业开发旅游景区资源成为业内的热点之一。虽然民营企业投资开发景区,缓解了国家投资开发景区面临的资金困境,满足了人们外出旅游多样化选择的需要;但由于旅游资源开发涉及诸多操作层面的实际问题,使其在开发过程中遇到许多事先难以预想的困难,阻碍了企业在景区经营方面的发展,尤其是民营企业自身存在的局限性,使其无法同时兼顾资源保护与投资赢利的双重要求,因此引起管理部门、业界和投资者的共同关注。本文在上述背景下,对私营资本开发旅游资源面临的制约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对策和建议,以期对民营企业在景区开发实践方面提供一些借鉴和指导,帮助其更好地发展。
旅游业作为我国最早对外开放的产业之一,以其进入门槛低、开放度高等特点,成为民营企业较早进入的领域之一。近年来,随着国家对节假日制度的调整,人们拥有的休闲时间增多,对旅游产品的需求愈加旺盛,因此民营企业又将目光投向投资额度大、利润率较高的景区、景点,进而引发私营资本竞相投资开发旅游资源的热潮。然而由于旅游资源开发面临诸多操作层面的问题,尤其是旅游产业本身的行业特性与资本逐利性之间的矛盾,使投资者过分注重眼前利益而忽略对资源的长远维护,同时由于民营企业自身的能力所限导致景区往往流于粗放型开发,难以获得预期的高额利润,因而引起了管理部门、投资者以及相关各界的重视。本文主要对私营资本开发旅游资源面临的制约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对策和建议,以期对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一 旅游资源产品特性的内在制约
旅游景区是一种较为特殊的产品,具有独特的行业特征。它不同于一般的制造业产品,是属于精神产品与物质产品的综合体,而且更偏重于满足人们精神层面的需求。因此,对开发者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开发者设计项目和开发产品的难度也较大。
在景区开发过程中,投资者占有良好的资源条件只是使其成为有吸引力景区的基础,而资源本身并不是旅游产品。从旅游产品的角度看,资源转化成产品必须要解决三个问题:即可进入,可逗留和可享受。[1]可进入主要是解决交通基础设施可直达景区,或较为便捷;可逗留主要是解决接待设施以及为旅游者提供娱乐设施;可享受主要是使旅游者得到精神享受,获得愉悦感受。可享受是旅游产品的核心内容,是资源转化为产品的关键,也是旅游景区开发对开发者来讲难度最大的部分。可享受是旅游者的一种心理感受,不同消费者因文化素质、欣赏水平的差异对同一景区有着不同感受,并会作出不同评价,因而给旅游景区开发带来难度,并增大开发者的风险。民营企业在经济和技术实力方面有一定的局限性,在进行旅游景区开发的时候,往往会因自身能力和认识上的缺陷,对所开发的景区市场定位和资源品位价值判断不准,出现盲目开发、低水平重复建设等问题,而旅游产品的设计和开发最忌同质化和重复性,只有具备独特性,才能够保持竞争优势,在市场竞争中获胜。因此这对民营企业开发者的眼界、对市场需求方向的把握提出较高要求。
尤其在一些大众旅游景区,常常出现刚开业时火爆,短时间就门庭冷落的情形,其原因在于消费者的心理变化较快,较难把握或揣摩,而且市场竞争激烈,旅游者的注意力很容易转移。由于旅游景区的这些行业特点,民营开发企业如果想很好地驾驭市场或引导旅游者的消费行为是非常困难的,这一方面需要企业有较强的资金实力,另一方面需要企业领导人的综合素质、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市场应变能力较高。
另外,由于旅游者心理的复杂性,有些景区开发中也经常出现专家学者评价甚高,旅游者却寥寥无几的现象。这对开发者来说也是不小的风险,很难把握投资收益率大小,尤其对于规模较小、景点品质不高的景区,旅游者人数的预测更加难以判断。
基于上述原因,民营企业在开发旅游景区的过程中面临的景区产品的特殊性,成为其进入旅游资源市场的制约因素之一。民营企业进入旅游资源开发领域之前必须充分考虑这一制约因素。从这点上说,旅游景区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民营企业在开发景区前,应在了解产品市场的基础上,确定优势产品,作出正确选择。不能简单地根据自身的资源和市场条件,盲目决定旅游产品的选择方向和开发项目。[2]
二 生态环境对私营资本开发景区的外部制约
(一)生态资源保护对企业资金实力的要求
一般而言,旅游景区所在地的地方经济较为落后,人民生活水平较低,当地居民往往迫于生计对自然资源造成破坏,导致资源大量损耗;而且由于监管不到位,不法分子对资源进行盗毁,各种利益主体对景区资源的破坏性建设等,需要开发企业进行维护和制止。这些方面不但需要进行开发的企业投入资金,更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精力,因此对企业来说是个不小的负担。
另一方面,民营企业为了使资源环境更好地营造景区氛围,需要对生态环境进行精心保护。当然,这是民营企业开发者从中获得收益的必要保证。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