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7年08月 |
妇女儿童发展纲要监测评估机制是中国妇女儿童工作的重要部分,也是富有特色和成效的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的主要内容包括:确立科学的、可行的发展目标和规划;用一系列的指标和标准化数据建立起可供监测评估的指标体系;进行规范的、动态的、层次结构分明的监测和评估;通过监测评估,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比较分析,及时寻找差距、双向反馈、调整工作思路,确保目标的及时完成;这种管理模式形成了你追我赶,相互促进发展的良性循环。国家1990年开始启动儿童发展监测评估机制,1995年启动妇女发展监测评估机制。经过一定时期的探索,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妇女儿童发展纲要监测评估机制。国家2000年制订了新的发展规划,《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01~2010年)》和《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年)》成为指导全国2001~2010年妇女儿童工作纲领性文件。各省也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更有针对性的、本省的妇女儿童发展规划。2001年9月由广东省人民政府颁布实施的《广东省妇女发展规划(2001~2010年)》和《广东省儿童发展规划(2001~2010年)》(简称妇女儿童发展规划),提出了21世纪前十年广东省妇女儿童发展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策略和措施。根据广东实际,明确地提出了比国家纲要更高的发展目标。为迎接中期评估的到来,须及时检查目前的工作状况和妇女儿童发展水平。为了更好地评价广东妇女儿童发展的优劣势,特选择了社会经济发展类型与广东相近的山东、江苏、浙江、福建沿海四省,进行省际之间的比较分析,从比较中,可了解广东妇女儿童事业发展,及其在全国和沿海四省所处的位置,找出进步与差距,针对薄弱环节,采取有效措施,推动广东妇女儿童工作的稳步发展。
一 广东及沿海四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状况
广东、福建、浙江、江苏、山东五省依次相邻,占据了我国绝大部分海岸线。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带,是我国主要的人、财、物聚集地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辐射中心,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的步伐均处于全国前列,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五省经过26年的改革开放,已经积累了雄厚的经济实力。2004年人均GDP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6倍至两倍。五省中,广东改革开放最早,迈的步子也最大,取得了骄人的成就。江苏和浙江,经济社会基础较好,人口素质较高,人力资源丰富,是广东发展强有力的竞争对手。福建利用与台湾隔海相望、华侨众多的优势,跻身于发达省份之一,以闽江三角洲为中心,形成了实力雄厚的产业集群。山东则利用胶东半岛发展基础和完善的基础设施优势,形成东部的经济辐射中心。四年中,GDP和人均GDP年均递增速度在10%~12%以上,高于全国8%的平均水平。2004年五省GDP增长情况见表1。
表1 2004年GDP和人均GDP增长速度
经济实力是社会事业发展的基础,五省的教育投入和科教文卫社会福利的投入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详见表2。
表2 2000~2003年五省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
表3 2000~2003年五省基建总投资中科教文卫福利投资比重
在财政性教育经费中,由于全国经费中包括了中央不分省市的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较高,五省2003年比例在1.8%~2.8%之间,均低于全国比例,以广东为最高,达2.8%,人均教育经费除山东外,其余四省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03年广东达481元,比全国高61%,居五省之首。
在基建总投资中,用于社会发展(科教文卫福利)的投资比例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03年广东达9.8%,比2000年高1.2个百分点,居五省第三位。
国家对科教文化卫生体育、社会福利事业投入的增加,形成了妇女儿童发展良好的外部环境。在妇女儿童发展纲要监测的生存环境和社会福利类的9个指标中,有6个指标五省均大大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其余3项仅个别省份未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在五个教育指标中也大部分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
五省妇女儿童发展水平在全国处于领先位置,这主要是因为五省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领先于全国,妇女儿童发展所需的社会环境和外部条件也得到了长足发展,更为重要的是,各省政府加大了对妇女儿童发展的投入,体现了男女两性协调发展和儿童优先发展的精神。
2004年各省妇女儿童发展“两纲”数据,在33个有全国平均数的可对比的指标中,有16个指标五省优于全国平均水平;主要集中在人口与经济、教育类;明显优于全国平均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