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3年09月 |
“野鸡大学”也称“学历工厂”(英文为diploma mill)或“学店”,泛指那些以营利为目的,通常采用与知名大学院校容易混淆的名称,以混淆视听的方式招收学生,以各种手段钻相关国家法律漏洞,滥发文凭且文凭不具公信力,不受官方、企业接受和认可的一类院校。野鸡大学所涉及的欺骗既有假学校,也有假学历。在留学教育越来越普遍的当今社会,人们往往对异国院校的性质缺乏透彻的认识,很容易受到野鸡大学的蛊惑,不小心进入野鸡大学,花费了巨大的金钱、时间和精力,最终却获得了不受官方认可的文凭。它的恶劣之处在于其欺骗性,且这种欺骗浪费了相关学生的求学和就业机会,给众多海外留学生带来巨大的风险,需要引起我国政府的重视及关注。
一 误入野鸡大学成为我国海外留学一大隐患
重视教育,历来是我国的民族传统,特别是在这个全球化迅速发展的社会里,通过海外学习,不仅可以拥有一个更高的学历,而且可以拓展国际视野,为自己在日趋激烈竞争的国际社会中占有一席之地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因此,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至今,海外文凭成为众多国人追求的目标之一。在此背景下,海外部分学校或个人机构,以赚钱为目的,投其所好,通过中外合作办学,或在本国内开办不具有教学资历的各种野鸡大学。根据目前的调查了解,报考国外野鸡大学主要有三种人:第一种是不知情受骗型,父母和学生对海外学校不熟悉,再加上一些非法留学中介机构的误导,致使许多家庭用辛辛苦苦积攒的血汗钱,换来了一张野鸡大学的文凭;第二种是无法完成学业型,一部分人到国外不好好读书,最后由于成绩较差,难以向家长朋友交代,只得买一张野鸡大学的文凭,如同《围城》中购买克莱登大学文凭的方鸿渐;第三种是“主动”受骗型,这类学员主要以国有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为主,他们普遍年龄偏大,但由于升职晋级的需要,主动花钱买野鸡大学的文凭。
野鸡大学已成为我国留学市场的一大痼疾,一方面为我国海外留学生造成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浪费,另一方面对整个社会的公信力带来巨大的创伤,特别是一些政府、高校人员的野鸡大学文凭不时现于媒体,对政府、高校、企业的公信力造成了极坏的影响。如2009年11月,澳大利亚国际设计学院、国际创新艺术学院、莫瑞迪安国际学校和艾思蒙特时装学院4所院校突然宣布倒闭,致使800多名中国留学生失学;2010年7月,中国“打工皇帝”唐骏深陷“学历造假门”事件,美国西太平洋大学(Pacific Western University,PWU)也因此成为国内知名的野鸡大学,该校在中国的工商管理博士(DBA)仅二班、三班通讯录名单上就有学员167名(其中二班学员有111名,三班有56名);2012年2月,美国北达科他州狄克森州立大学的一份审计报告披露了一所野鸡大学,这所野鸡大学受美国权威机构认定、与中国19所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该校自2003年以来,授予来自海外的410名学生联合学位,其中,仅有10人完成了所有课程,而在400名被授予学位的不合格海外学生中,95%来自中国。
二 海外野鸡大学在国内声名鹊起的原因
钱锺书著名小说《围城》的男主角方鸿渐,在欧洲留学期间荒废学业,四年留学生涯在学业方面一无所成。回国之前,为了给家人一个交代,于是花30美元从爱尔兰人手中买了一张美国的克莱登大学博士学位证书,全名是“克莱登法商专门学校函授班博士”。回国后凭此文凭到处招摇,还得以在三闾大学任教。在那个信息闭塞、人们崇洋媚外的时代,这种现象在中国能畅行无阻也不足为奇。但是,在全球化日益深化的当下,野鸡大学在国内仍然有巨大的市场,这种不合理现象由多方面的因素促成。
(一)学历不能承担之重
“学而优则仕”是中国人几千年沿袭下来的精英文化。履历上越是耀眼的教育背景,越可能打开更为辉煌的机会之门。诚然,在任何一个流动性很强、讲求效率的社会,学历是一个帮助别人尽快认可自身能力的有效媒介。但是,学历更多的只是一个符号,它在成就了一些人的时候也毁灭了另一些人。在今天的中国,形形色色的文凭泛滥已经成为学历本身难以承受之重。“没有高学历,就没有安全感!”根据2010年《中国青年报》做的调查,在日常生活中,最重视学历的领域排在前三位的是求职招聘、评定职称和职位晋升(见图1)。[1]
图1 重视学历的领域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