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8年01月 |
2005年底,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正式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并把它作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与此同时,新农村建设成为学术界和媒体关注的焦点。然而,在轰轰烈烈的新农村建设讨论与行动中,我们听到的几乎都是来自于专家学者和政府官员等农村外部群体的主张和建议,而农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和最终受益者,却在这场关乎自己家乡建设和自身利益的新农村建设中集体失语了。虽然农民在理论上被一致认为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但当前的现状是学者和政府成为他们建设家乡的“代言人”。
农民既是新农村建设的动力,也是新农村建设的受益者,农民的需求应当作为新农村建设决策的依据。为了真正了解和分析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理解和需求,自2006年2月,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组织开展了“农民视角的新农村建设研究”。
本研究从社会学与发展学的学科视角出发,以实证主义和人文主义相结合的方法论为指导,以农村社区为基础、从农民的视角入手进行了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与需求的调查研究。研究选择了我国东部、南部、西部和北部的4个省的8个村(其中两个村为试点村)作为调查地点。一共完成了480份普通农民问卷和23份村干部问卷,对8名村干部、8名乡镇干部和4名县级干部进行了半结构访谈,分别进行了8个男子组、8个女子组的普通村民小组访谈,还了解了8个社区的概况,收集了大量其他相关的定性材料。
一 农民视角的新农村的主要内容
(一)什么是新农村
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农民对新农村的理解更为简单而具体,并且集中在住房的规划与改造、生活水平与经济条件的改善、村庄环境的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的改进等几个方面。农民更关注新农村建设五个方面中的“生产发展”和“生活宽裕”,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了农民当前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的迫切愿望与急切需求。农民对“生产发展”的认识主要集中在农业科技化、农业生产机械化、粮食产量与价格以及基础设施等与农业生产直接相关的几个方面。很多农民用“温饱”、“小康”等抽象的名词作为衡量“生活宽裕”的标准,并且从收入提高、收入来源渠道多样化、粮食产量富足、粮食价格提高、教育负担减轻、农村的弱势群体得到更多关爱等方面对“生活宽裕”加以理解。农民对“乡风文明”的认识主要体现为邻里和谐、社会风气良好以及社区中有丰富的文化活动等几个方面。
此外,多数农民把“村容整洁”都理解为街道与道路的硬化和整洁、垃圾的集中处理、房屋的规划与改造等几个方面。农民对“管理民主”的认识程度低于其他几个方面,接近半数的农民不能明确表达出对“管理民主”的理解。农民一般都把“管理民主”理解为选举民主、账目公开、村干部廉洁公正等,却往往忽略了农民自身参与的重要性。
不同地区农民对新农村的理解各有不同。江苏调查村农民对新农村的理解受到苏南模式的影响较深,普遍追求住宅的楼房化(甚至认为新农村就是集体农庄)、生产的规模化以及乡村的企业化。而在农业大省湖南,被调查村农民对新农村的认识中更多体现出了对农业生产方面的迫切需求,对农业机械化、基础设施和农业科技的提及率明显高于其他地区。河北被调查村农民心目中的新农村事实上就是周边城市的简单缩影,缩小城乡差距也成为当地很多农民的愿望。甘肃被调查村的很多农民同样也希望住新房,不过不是成排的楼房,而是与其地形地貌、家庭养殖特点相辅的平房。
(二)农民视角的生产发展
在新农村建设五个方面的内容中,生产发展是农民认为最重要也是最关心的一个方面。我国目前有相当一部分劳动力转移到了农业之外的二、三产业,在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转移到城市的社会背景下,女性从事农业生产的比例超过男性,农业生产出现女性化趋势。老人仍然从事农业生产的现象相当普遍。另外,中西部地区的农民绝大多数在从事农业生产。
目前我国农村八成以上农民家庭的粮食产量可以自给自足,半数的农民家庭每年粮食还有节余,而粮食有大量节余的家庭多分布在中部和东部地区。由于粮食生产的比较利益低、农业基础设施落后以及农民对政策稳定性与持续性的怀疑,大多数农民对农业生产的前景并不乐观,从事兼业和非农业生产的农民尤其如此。缺少资金投入、缺少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