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6年12月 |
总部经济是伴随着信息技术充分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而出现的新的经济现象。总部经济的发展对增加中心城市的财政收入、促进就业和消费、推动城市转型升级具有深刻影响,其产生与发展是企业内外资源优化配置的结果。
南京是江苏省的省会,也是中国东部沿海最重要的大城市之一。为了加快发展和提升城市能级,南京较早就把发展总部经济作为战略重点,并制定了相关的鼓励政策。目前,南京不仅是扬子石化、熊猫、南钢、南汽、苏宁、苏果等上百家国内知名大企业的总部所在地,而且还吸引了包括美国伊斯曼、德国巴斯夫、荷兰飞利浦、日本伊藤忠等数十家著名跨国公司的地区总部。但是,南京也受到一定的区位条件影响,发展总部经济需要进一步的努力。
一 总部经济发展的重大意义
(一)战略资源引领企业总部集聚
一般来讲,企业的发展需要两种类型的资源:战略性资源和生产性资源。发达程度差异较大的不同区域,两类资源的禀赋差异较大,获得的成本差异也很大。在发达城市,企业总部所需要的信息、高端人才、资本、技术等战略性要素密集,获得的成本较低,而生产性资源稀缺;在欠发达地区,企业产品生产制造过程中需要的土地、能源、材料以及一般加工工人等生产性要素密集,获得的成本较低,而战略性资源稀缺。按照比较优势理论,由于大城市是区域的人才聚集、信息交流和市场交易中心,同时还具有贴近政府决策的地缘优势。作为追求利润最大化或成本最小化的“理性人”,企业选择把总部设在发达的城市,而将生产制造基地布局在土地和劳动力等常规资源丰富、成本较低的中小城市,最终形成企业总部向大城市中心城区聚集,生产制造向中小城市和欠发达地区转移的“双流式”发展格局。
企业价值链空间分离虽然客观上增加了企业的组织、协调、管理成本,但是,由于企业价值链不同的空间布局有效地利用了不同地域的要素优势,使得企业的生产效率更高。通过企业的组织变革和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企业增加的组织、管理、协调成本小于企业将不同价值链环节布局在不同的地理空间的成本,而这种成本与收益的差额正是决定企业将总部建立在中心城市、生产制造环节放在城市郊区或中小城市的重要因素。另外,信息、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为总部与生产基地的分离提供了技术支持。
(二)六大效应提升城市经济结构
国内外经验表明,一个大公司,特别是一个跨国公司的总部向某一个城市迁移,可能带动几个甚至是十几个在业务上密切关联的较大企业的迁移。这些大企业的集聚形成合力,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资源优势、创新优势、市场优势和扩张优势,从而带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总体上来讲,总部经济至少可以为区域经济发展带来以下经济效应:
1.税收贡献效应
包括企业税收贡献和总部高级白领个人所得税贡献,还有新增的产业链企业的税收贡献。另外,理解总部经济税收贡献,还要从传统追求企业百分之百的税收在当地上缴,转变为对于城区内CBD(中央商务区)范围内单位面积的税收产出。因为总部与基地的分离税收分流一部分是必然的,但城区同样的面积通过建造商务写字楼可以容纳几十倍原有数量的企业,这样,就大大增加了单位面积的税收产出。
2.产业关联效应
制造业总部的聚集,带动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包括信息采集加工、企业咨询、金融保险、会计、审计、评估、法律、教育培训、会议展览、国际商务、现代物流等。与此同时,总部经济所带动的商务写字楼、房地产等城市投资对中心城市的增长贡献也是很大的。通过总部经济这种“乘数效应”可以扩大一个区域的经济总量,提升第三产业结构水平和区域经济竞争力。
3.消费带动效应
总部对于所在区域的消费带动也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总部的商务活动、研发活动所带来的各种配套消费;第二方面是总部高级白领的个人生活消费,包括住宅、交通、子女教育、健身、购物等等,这种消费对于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4.就业乘数效应
这是“产业乘数效应”的必然结果。总部经济首先提供高知识群体就业岗位,同时带动一般性服务业岗位的增加。
5.社会资本效应
大批国内外企业总部入驻,提高了城市的知名度、美誉度,促进城市政府提高服务质量,改善了商务环境,完善了城市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