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6年12月 |
总部经济是指某区域通过创造各种有利条件,吸引外埠企业和跨国公司总部入驻,而将生产基地留在原址或安排在成本较低,资源丰富的周边地区和外地,从而形成合理有序的产业链和价值链的分工,有效利用当地资本、资源、信息、人才、技术等企业发展要素,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提高区域经济竞争能力的一种新经济形式。实际上可从上面的概念进一步延伸:总部经济中的总部不仅包括跨国公司,同时也包括省内外及行业内有较大影响力的国家级、省市级优秀企业的总部、职能运营中心、研发中心、工艺中心、结算中心、分销中心以及采购中心等。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总部经济不断升温,国内众多城市都已纷纷实施总部经济发展战略,竞争将日趋白热化,杭州作为浙江的省会,必须把总部经济置于一定的战略高度,找准定位,主动出击,方能有所成就。
一 杭州为什么要发展总部经济
(一)总部经济的重要性
北京和上海是中国各类企业总部最密集的城市,也是国内最早认识到跨国公司设立地区总部重要性并出台措施吸引他们前来的城市。
1999年1月,北京市政府就发布了《关于鼓励跨国公司在京设立地区总部若干规定的通知》。随后,发布了《跨国公司在京设立地区总部的认定办法》(核准类)。2004年,北京更是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将总部经济列入北京的发展战略之中。
2001年底,全球500强企业在中国设立代表处、办事处、区域总部共计501家,北京有293家,占总数的58%。2003年7月,北京具有跨国公司部分地区总部职能的投资性公司达到了137家,占全国的60%以上,高居全国首位。国内许多带中字头的企业“巨无霸”总部都在北京,如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移动等。有关部门公布的中国500强的大公司中,101家总部在北京。
总部经济的发展,对北京市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北京市朝阳区的税收就反映了这一点。在北京市朝阳区2003年1~9月营业收入和利润前5名中都有4家是外资企业。
2002年7月20日,上海市政府也出台了《上海市鼓励外国跨国公司设立地区总部的暂行规定》,随后在2003颁布了《上海市鼓励外国跨国公司设立地区总部的暂行规定》实施细则。此外,上海市还建立了政府与在沪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外商投资企业之间的对话机制。2003年2月上海市《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吸引跨国公司总部。
上海已成为跨国公司最多的城市,而且目前发展势头依然不减,2002年9月30日上海跨国公司总部数目为8家,到2003年9月30日已达41家,而到2004年6月17日已变成69家,到2006年上半年,上海市经批准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已达到143家。上海也是国内企业总部迁移的首选地。希望集团、杉杉、雅戈尔、均瑶、正泰等国内知名企业都将迁都目的地选在上海。一些企业则将研发中心设在上海,如长虹、春兰、海尔、华为、中兴等。
截至2004年5月底,上海累计吸引外资企业近3.4万家,实到外资近494.74亿美元。在《财富》全球500强中,已有281家进入上海。目前在沪的外地企业逾十万家,注册金额达3000多亿元。其中,上海总部经济贡献功不可没。
总部经济的作用可从五个方面反映出来:①产业联动,通过发展总部经济,可直接带动上下游企业和相关服务业的发展;②增加税收,企业总部、总部工作的高级员工、总部经济产生的联动效应,都会创造税收;③刺激消费,最直接的是商务消费,还有员工的个人消费;④促进就业,通过产业联动效应,会衍生一大批就业机会;⑤提升形象,一个城市总部的汇集会带来城市的繁荣、文化的多元与互动,能够不断提升城市形象。
(二)杭州发展总部经济的迫切性
迄今为止,不少跨国公司在北京、上海、天津、重庆等直辖市以及广州、深圳、成都、武汉等省会城市设立地区总部。除了地区总部外,跨国公司在中国设立职能性总部也蔚然成风,最引人注目的是采购中心和研发中心。目前,中国也已经产生了许多具有强大实力和市场开拓力的企业集团,它们越来越希望获得更多、更快捷的信息、资金、商务资源,所以向中心城市迁址的浪潮也愈演愈烈。
上海、北京、广州、大连、厦门、青岛等城市都明确提出把总部经济作为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在新一轮的城市角逐中,提高自身的经济层次将成为各大城市面临的重大课题,而发展总部经济则为重要手段之一。在总部经济竞争激烈的今天,杭州作为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