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6年12月 |
在台湾,总部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一般是在都会区。台北都会区是台湾最重要的企业总部集聚区,空间上包括台北市与台北县,具体见表4-7与图4-11。从世界主要城市总部经济发展的规律看,生产者服务业(producer services,简称PS)与总部经济发展呈正相关。本文拟通过考察台北都会区PS的发展及其相关限制,探讨该地区总部经济的未来发展趋势。
表4-7 台北都会区的范围界定
图4-11 台北都会区范围图
一 经济全球化牵动生产者服务业在总部城市兴起
1975年,布朗宁和辛格曼在对服务业进行功能性分类时,最早提出了生产者服务业(producer services)概念。但至今,国际上对服务业的分类还没有一致的意见,希利(M.J.Healey)和艾尔伯里(B.W.Ilbery)从不同角度对服务业进行了分类。丹尼尔斯(Daniels)认为服务业可分为生产者服务业和消费者服务业。哈维尔斯(Howells)和格林(Green)认为生产者服务业包括保险、银行、金融和其他商业服务业(如广告和市场研究)以及职业和科学服务(如会计、法律服务、研究与开发)等为其他公司提供的服务,Daniels 将货物储存与分配、办公清洁和安全服务也包括在内。汉森(Hansen)指出生产者服务业作为货物生产或其他服务的投入而发挥着中间功能,其定义包括上游的活动和下游的活动。香港贸易发展局认为生产者服务包括专业服务、信息和中介服务、金融保险服务以及与贸易相关服务。根据上述观点,可归纳出生产者服务业有四个主要特性:①中间需求角色:服务业的需求包括最终需求与中间需求两种,最终需求主要以消费者为对象,中间需求则多以企业为对象。②提供生产者辅助性质的服务:生产者服务是用来生产其他产品或服务的中间投放,提供中间产出与生产者,是生产产品过程中的媒介。③高度专业性:随着生产过程的复杂化与迂回化,在生产的每一个阶段,都需要具有专业能力的专家来进行计划、整合、控制、评估等工作,使生产有效率地进行。④产业关联效果:由于生产者服务业为生产者服务,以提高生产者的效率,因此,属于向前关联型的产业。
随着技术创新带动全球经济体系的重构,经济全球化发展已是大势所趋。由于全球化的作用,城市产业的空间分布呈现比以往更不稳定的状况,各总部城市在动态的发展过程中,具有向上跃升的发展机会,也有被取代的威胁,故各地区间的竞争极为激烈,都在争取流动性的高级人才、企业、资金、技术等,竞相提升其综合竞争力。地方(国家、区域或都市)竞争力也成为重要的议题。在此背景下,尽力提升技术及基础设施质量(如运输、通信设施的建设),配合其他措施(如租税优惠、土地提供使用等)以争取跨国企业投资与国际资金的注入,并通过吸引许多跨国企业及国际银行,强化与国际经济的联结,以带动当地法律、金融、保险、企业服务业、会计、设计及广告营销等生产者服务业的发展,成为重要的都市发展策略。
这样,全球化对产业发展及城市空间分布的影响表现为:一方面是PS产业的快速成长;另一方面是这些知识密集的先进服务业及企业总部集中于少数都市,并且在由这些都市组成的具有层级关系的世界都市体系中流动,使这些都市在全球网络中占有重要节点的地位,不但指挥掌控世界经济得以运作的人员、货品、资金及信息等流动,是产业指挥控制中心(企业总部)、金融机构及许多高阶服务业的集中地,同时,也是将地方资源与经济活动纳入全球体系的门户。这些总部城市间因所具备不同的功能与掌控能力,而形成层级体系。
同时,由PS业主导地方经济发展的形态逐渐浮现,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驱动力。甚至有人认为强有力的PS部门,事实上并不需要当地的制造业做后盾,同样也能带动地方的发展。原因在于,因应全球化,跨国企业的制造生产活动趋向分布式全球布局,以取得生产成本优势或便于占领全球各地的市场。但在分散化生产布局过程中,又产生对生产管控与集中统筹规划的功能,对属于中间性投入的PS需求日益增加,也促使PS部门的分工日益细致与专业化。因此,不论企业对PS的需求量还是专业PS业者的家数,在20世纪80年代后的欧美发达国家及20世纪90年代起的亚太各国皆呈现明显的成长趋势。
所以,PS产业的快速发展,已成为全球化过程中的重要特征,也是判断不同地区(或总部城市)纳入全球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