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年05月 |
2008年以来,海峡两岸关系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两岸高层往来互动频繁,互信不断累积,不但中断多年的两岸两会协商得以恢复,并且由此建立了海峡两岸制度性协商机制。国民党在岛内重新上台后,海协会和海基会先后举行了3次会谈,两岸基本实现“三通”,并签署了“两岸金融监管合作备忘录”;同时,达成多项两岸经贸交流与合作协议,还在投资、司法互助等领域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尽管两岸经济都受到国际金融海啸及其引发的世界经济衰退的严重冲击,但是,2008~2009年海峡西岸经济区与台湾经贸合作发展仍取得了积极的成效,并呈现出宽领域、深层次、制度性合作的新趋势。
一 闽台经贸合作现状
(一)政策优势凸显,对台出口快速增长
作为海峡西岸经济区主体的福建,2008年对台贸易总额72.56亿美元,同比增长5.15%。其中:自台进口59.3亿美元,增长1.86%;对台出口贸易13.26亿美元,同比增长22.9%,呈现快速增长态势。这主要是中央及国家部委的大力支持和福建省把握契机大力推动闽台经贸合作的结果。2008年5月,商务部、海关总署同意福建省增设厦门大嶝、东山铜陵、晋江深沪、宁德三沙4个对台小额贸易扩大开放试点口岸,实施更加开放的对台小额贸易政策。为了积极应对高雄港实施自由贸易港区政策,6月份国务院批准设立具有海峡特色的厦门海沧保税港区,国家及部委新出台的这些政策在推动福建对台贸易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二)台商投资迅猛增长,投资领域、双向投资取得实质性突破
2008年福建省新批台资项目357个,合同台资15.08亿美元,增长52.3%;实际利用台资14.96亿美元,增长54.2%。一批台资大项目纷纷落地,华阳电业总投资3.9亿美元的三期项目获得批准,友达光电增资2000万美元;泉州德士达光电照明项目、泉州永丰集成光电项目合同,台资分别达到3500万美元、3450万美元等。与台湾大企业对接取得实质性进展,台湾东元集团投资5000万美元的福安东元电机园开始动工建设。台湾富邦银行投资厦门商业银行项目获得批准,这是大陆首例岛内银行转投资大陆银行案;12月,由台湾人寿与厦门建发股份有限公司合资设立的“君龙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在厦门正式开业,这是第一家总部设在福建的两岸合资寿险公司。2009年6~8月,福建新大陆电脑股份有限公司与荷兰史利得公司签署协议,拟出资28万欧元收购史利得公司在台湾独资设立的帝普科技公司58%的股份。收购后,帝普科技公司将更名为“台湾新大陆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电子产品设计、电子材料批发与零售、资料处理服务和国际贸易。该项投资案先后通过了商务部和台湾地区经济主管部门的审批。至此,新大陆科技集团成为大陆首家赴台投资企业,开创了两岸双向投资之先河。
(三)对台经贸交流合作十分活跃,许多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伴随着两岸关系出现和平发展契机,海峡西岸经济区对台经贸交流合作取得了多项突破性进展。
第一,在2008年第12届厦门“海峡两岸机械、电子商品交易会上,首次设立台湾展区,到会台商1000多名,已成为两岸机电产品展销、市场信息交流、技术法规标准制定的重要平台。
第二,在第10届海交会上,首次实现来大陆参展的台湾县市扩大到23个,并与台湾县市就旅游、工商界合作、保护消费者权益等方面签署5项合作意向书,特别是福州市与台北市就进一步加强两市合作往来、促进和保护双向投资,签订了《福州市与台北市加强交流合作共同声明》,这是海峡两岸城市官方首次签订共同声明。
第三,在第6届中国·海峡项目成果交易会上,共举办了海峡青年论坛、海峡两岸知识产权论坛、海峡两岸银行业财富管理高端论坛等19场交流活动。
第四,第12届“9·8”投洽会成为大陆发布对台政策的重要渠道,国台办主任王毅授权宣布了促进两岸人员往来的5项新举措;商务部、交通部等国家有关部门也公布了多项对台利好政策,得到台湾岛内各界及大陆台商的积极评价。
第五,首次海峡西岸台协会会长联谊会在武夷山举行,全省各地台协会会长和历任台协会会长约50人莅会。出台扶持措施支持台资企业发展,相继出台《关于扶持中小企业经营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金融更好地服务“两个先行区”建设的指导意见》、《关于做好台湾同胞医疗服务的意见》等措施,做好台资企业服务,引导台资企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积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