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年07月 |
医务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实务的一个特殊领域。由于服务对象在医疗卫生保健领域,其内容、方法与技巧都有一定的特殊性。虽然我国较早地开展了医务社会工作,尤其是近年来得到快速发展,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需要我们进行理论的反思与实践的探索,进一步推进社会工作在医疗保健领域的专业化与职业化,并在医疗服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 我国医务社会工作的缘起
我国医务社会工作是伴随着社会学的发展以及西医制度的建立而产生发展起来的。在近百年的发展过程中,随着社会的变迁与转型以及医学模式的转变,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
(一)萌芽起步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是从1915年至1952年。20世纪初,受基督教社会福音思想影响,传教士在中国开设医院、学堂,宣传社会福利思想和现代卫生保健知识。我国部分高校开设了社会学课程,关注社会问题的解决。
美国传教士葛学溥在沪江大学任教期间,于1915年在沪江大学校内组织了一个“沪江社会服务团”,1917年葛学溥在杨树浦地区设立了一个杨树浦社区中心,简称为“沪东公社”,面向社会开展社会服务。在“沪东公社”支持下,1919年开办了沪东工业医院。“经费皆自各厂捐助而来,其办法由各工厂计人数之众寡,定捐款之多少”开展工伤和职业病资料搜集,为纱厂开办工业卫生、预防事故和急救的训练班,参与卫生设计和卫生运动。公社还开设了儿童诊所,受到周边民众的欢迎。此外为救济贫民而进行衣服募捐、施粥等也是沪东公社较重要的事业。[1]
“沪东公社”虽然是一个教学实验基地,但其服务的对象、内容和方法具有社会工作的性质,尤其是医疗服务,为产业工人及社区居民健康提供了重要保障,为医务社会工作在我国的开展提供了基础。
1921年,美籍医务社会工作者蒲爱德女士,在美国罗氏基金会建立的北京协和医院创立了“社会服务部”。北京协和医院社会服务部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医务社会工作制度的建立,培训了中国第一批社会服务工作人员。说明了“医疗”行为不是单纯的过程,而必须置身社会因素互动中,才能真正完成。部分大学社会学系学生可以到这里培训实习,医院还聘用社会学系毕业生到医院社会服务部工作。随着北京协和医院医务社会工作的开展,20世纪30年代后,南京鼓楼医院、上海仁济医院、重庆仁济医院等数家医院都设置了医疗社会服务部,直到20世纪50年代各医院的医务社会工作才被取消。
(二)恢复重建阶段
这一阶段从1952年到1999年,时间跨度大,由于社会历史原因,我国卫生体制的制约,医疗社会工作曾一度中断,停滞不前。在改革开放之前,医务社会工作实务以基层开展实际社会服务为主,缺乏专业性,没有专业的社会工作者。有些省市医院,曾开设“病人服务中心”,帮助异地患者解决生活困难,如代办火车票、代办丧事、催讨医疗欠费等。
20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的迅速发展,在部分高校恢复了社会学和社会工作教育,医务社会工作实务开始恢复。1988年,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设立了“社会康复”“职业康复”部门,开展专业性的社会工作,博爱医院还开设医务社会工作门诊,解决患者由于疾病而产生的心理社会问题。1993年,上海成立社会工作者协会。1996年,华东理工大学等上海部分高校开始设立社会工作专业。1997年,浦东新区率先引进国内首批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充实到基层社区,并逐步在多领域设置社会工作岗位;1999年成立了浦东新区社会工作者协会医务社会工作专业委员会,上海浦东东方医院率先开展医务社会工作实务探索。
(三)探索发展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是从2000年至现在。[2]2000年,上海东方医院医务社会工作部成立。2003年,上海市人事局和民政局联合发布《上海市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认证暂行办法》;同年,举行了全国内地首次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考试。建立注册管理、继续教育、岗位配置等系列制度,成立职业社会工作处等相关工作机构。此后,上海市相继在医疗、教育、民政等机构设立社会工作岗位。上海市政府出台的文件为医务社会工作制度的建立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在2004年也建立了“医务社工部”,一批社区卫生中心社工站也相继建立。在2007年,浦东新区计划生育协会开始聘用专职社会工作者从事生殖健康的宣传与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