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年10月 |
中国的卫生医疗事业伴随新中国走过了60年的风风雨雨,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转型,历尽兴衰转折,走出了一条具有鲜明特色的“中国道路”。本文根据中国卫生医疗事业不同时期的特征,将60年卫生医疗改革分三个阶段进行分析,阐述了各个阶段的宏观社会背景及其对卫生医疗事业的影响,总结了各个时期卫生医疗事业的成败,分析评价了各个时期富有中国特色的卫生医疗制度,描述了中国卫生医疗制度的发展路径和模式变迁。最后总结概括了新的医改方案提出的医改制度框架并展望了未来发展前景。
The past 60 years that China experienced has witnessed a continuous transformation of health system. Against the special backdrop of dramatic economic reform and social transition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the road of healthcare reform in China has been inevitably marked by Chinese signatures. This chapter divides the 60 years transformation of healthcare reform into three historical phases according to their underlining features,and analyzes the phases respectively. This chapter examines the environment that shapes health system of the three phases,summarizes the respective achievements and cons,and reveals the development road and pattern transition of health system in China. This chapter ends with a discussion of the new healthcare reform plan and its prospect.
Keywords: | ReformChinese CharacteristicsHealthcare |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的30年间,传统的卫生医疗体制在经济上的投入有限,组织上依靠群众路线,方法上主要靠土方、偏方、中医药、民族医药、赤脚医生等实用技术,用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取得了人民健康水平快速增长、国民素质提高、迅速消灭或控制了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流行病与传染病、职业病等、城乡绝大部分人享有基本医疗保障、城乡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建立等斐然的成绩,这在国际上是罕见的。而其中尤为人所称道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20世纪60年代初步形成,70年代达到鼎盛时期,70年代后期逐渐瓦解。
1978~2006年,中国卫生医疗体制主要从公立医院和卫生机构、药品生产和流通、公共卫生以及医疗保险领域四个方面进行了改革探索,但改革的结果并不乐观。由于没有充分考虑到医疗服务的特殊性,过分迷信市场和竞争,再加上政府的不当干预,市场和政府在卫生医疗领域所起的作用划分不清晰,政府没有担负应有的责任对卫生医疗体制进行有效和积极的改革,结果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一相对忽视社会领域问题的政策背景下,“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比较突出,而且人们对此反映强烈。
在2009年公布的新医改模式中,坚持人人享有医疗保障的目标,坚持完善公共卫生服务、医疗服务、医疗保障和药品保障四个体系,注重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支出改革、基层卫生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改革、基层卫生医疗机构和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改革五个重点领域的改革,合理划分政府责任和市场责任,有计划、分步骤地推进改革计划。
第一节 1949~1978年卫生医疗的传统“中国模式”
新中国建立初期,中央政府提出了新中国卫生“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四大工作方针,充分利用新中国成立初期计划经济体制和政治状况动员能力强、社会组织结构紧凑的优势,通过政府控制医疗服务价格等手段建立起一个基本覆盖城乡居民,投入低、产出高的卫生医疗服务和卫生防疫体系。新中国成立短短30年,卫生医疗事业取得辉煌成果,人均寿命和婴儿死亡率等卫生指标有显著改善。1978年,世界卫生组织在阿拉木图召开会议并发表了《阿拉木图宣言》,此次会议认为中国是发展中国家推行初级卫生保健的典范。当时的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哈夫丹·马勒博士多次向发展中国家推荐“中国模式”,由此,“中国模式”为世人所称道。
一 1949~1978年的宏观经济社会背景
新中国的成立,意味着中国摆脱了外来国家的压迫,结束了长期的内战,从此走上发展的道路。总体上看,新中国成立后的30年间,中国经济社会取得较快发展,计划的经济体制,二元的经济结构,有限的经济总量,恶劣的国际环境和单一所有制构成是这个时期的宏观社会背景,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经济总量有限,计划经济体制,城乡经济二元
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长期的战乱和破坏,经济发展起点低,人均收入极少,现代经济占国民经济的比重低,工业基础十分薄弱,城市化水平不高,农村人口占人口的绝大多数,人口教育水平极低。新中国成立后,虽然经济快速发展,但占世界经济总量的比重仍然很低,从统计数字上看,1950年,中国经济总量仅占世界GDP的4.5%,而到1980年,这个数字也仅为2.5%[1]。
中国受意识形态和“一边倒”外交政策的限制,不宜选择西方自由经济体制,且计划经济体制具有迅速实现国家工业化的特点,适应中国期望在短期内建成社会主义强国的愿望。故而,中国借鉴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探索建立了中国的计划经济管理模式。经济决策权高度集中,国家对经济活动采取直接指令性行政管理,经济交易活动体现非价格特征。经济结构呈现明显的城乡分化和二元结构,国家采取“抽农补工”的工农业产品剪刀差政策,优先发展重工业。
这种发展战略,导致计划经济下的经济结构呈现明显的“核心—边缘”结构。政府投资和资源配置等优先保证城市和重工业发展,农村和农业发展明显受到城市和工业发展的压制,加之户籍制度将农民限制在土地上并通过农村公社强化这种控制,限制了城市化进程,固化了城乡二元的经济结构。这为中国长期以来的二元经济格局奠定了基础,并长期影响着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对中国卫生医疗体制产生了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