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年09月 |
近两年来,俄罗斯亚太政策出现了重要的变化。梅德韦杰夫总统通过频频出访亚洲国家及其地区合作组织,在安全问题上显示俄罗斯的“硬实力”,在经济合作中使用“软实力”,试图强化俄罗斯的亚太外交。如果说2010年是俄罗斯亚太政策的转折年,那么,2011年是俄罗斯积极推进其亚太外交政策的一年。其主要目的是构建俄在该地区的重要战略利益基础,从而彰显俄罗斯在亚太地区的存在,以确保其在亚太地区的国际地位及在该地区顺利实施俄远东西伯利亚经济现代化。
一 2011年俄罗斯奉行积极的亚太政策
2011年俄罗斯以《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订十周年为契机,进一步深化与中国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2011年6月胡锦涛访问莫斯科,双方签署《中俄关于当前国际形势和重大国际问题的联合声明》,发表《中俄元首关于〈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署十周年的联合声明》,两国领导人全面总结双边关系十年来的发展经验和成果,并确定了下一个十年两国关系的发展方向、目标和各领域的合作规划,决定将中俄关系提升为平等信任、相互支持、共同繁荣、世代友好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这标志着中俄关系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2011年10月普京总理访华。双方签订了《中俄政府间经济现代化领域合作备忘录》,进一步明确两国经济合作的发展方向。在当今世界格局经历深刻调整和变化的背景下,双方在联合国、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20国集团等多边框架内进行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协调与配合,就一系列地区热点问题有效沟通,有利维护了两国的共同利益,促进了世界及地区的和平、稳定与发展。“中国和俄罗斯两国关系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目前已经达到前所未有的高水平。”[1]
继续保持和增强在朝鲜半岛的影响力。2011年8月20~25日,金正日第三次访问俄罗斯,与俄总统梅德韦杰夫举行了“一对一”会谈。会谈后俄方宣布,金正日称朝鲜愿意在无先决条件的情况下恢复六方会谈,并在复会期间暂停生产核材料或进行核试验。双方还商定,俄罗斯将过境朝鲜铺设管道,向韩国出口天然气。在金正日逝世后,俄罗斯主张维护朝鲜政权交接的平稳过渡。“在朝鲜领导人更迭的情况下,重要的是不允许发生‘颜色革命’以及出现政权瓦解的前提条件。”[2]11月韩国总统李明博与俄总统梅德韦杰夫在圣彼得堡经济论坛上举行了会谈。双方就加强两国在政治、经济、能源、人文等多领域的合作,提升两国战略伙伴关系水平交换意见并达成共识。[3]其中,俄韩过境朝鲜修建天然气管道项目和朝鲜半岛无核化问题是两国领导人会谈关注的两个重点。俄对朝鲜政权更迭的表态以及积极同韩国全面发展战略伙伴关系,都是从自己国家的政治、经济、安全利益出发,为了进一步增强对朝鲜半岛事务的影响力。
俄日年初因领土问题的紧张关系,在“3·11”日本大地震后由于两国紧密合作而得以缓和。俄总统梅德韦杰夫和数名俄高官从2010年末到2011年初接连登上俄日有争议的岛屿,这在俄日历史上是首次,显示了俄在领土问题上从未有过的强硬立场,背后含义深远。2011年“3·11”日本大地震后,俄罗斯以最快的速度表示可向日本提供必要的援助,以消除大地震带来的灾害。俄罗斯为地震灾区提供了液态煤;并就福岛核电站事故成立了咨询机构,帮助日本进一步搞清核放射的情况。地震外交使俄日关系得到缓和。2012年1月俄上议院议长马特维延科和俄外长拉夫罗夫相继访日更进一步改善了两国的关系。两国将进一步深化能源合作,并将增加日本对俄的直接投资。为此,在俄外长1月访日期间,两国还签订了关于简化签证程序的协议。俄外长访日是在两国关系因领土问题乍暖还寒的背景下进行的,一方面表明了俄日两国不希望领土问题阻碍双边关系的发展,另一方面也表明在亚太地区复杂局势的背景下,俄日希望加强在亚太地区战略合作的意图。
俄罗斯与印度继续深化在战略领域内的合作。2011年12月印度总理辛格访问俄罗斯时强调指出将加速发展印俄经贸关系,共同努力到2015年使双边贸易额达到200亿美元。[4]除了军技方面的合作不断深入外,俄印在石油天然气领域的合作已进入具体实施阶段。双方还达成协议扩大在民用核能领域的合作。印度总理此次访俄是在2010年普京和梅德韦杰夫先后访问印度后的又一次重要的高层互访。访问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