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6年01月 |
一 首都大学校园亚文化的凸显
据2005年《北京统计年鉴》[1]数据:2004年,北京共有普通高校77所,在校生500245人。这些人中大部分将成为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因而他(她)们的价值观状况尤其值得我们关注。
但是,作为被关注对象的大学生群体又是如何看待大学、看待他(她)们自己的?
“大学是一个很轻松很自由的地方,也是一个现实与理想冲突的地方。”
“大学是一个培养天才的地方,每个人都有自己选择的道路。大学的自由也为那些想感受生活的人提供了机会和场所。”
“大学已经没有当年的激情了,完全成为市场经济下的一个工具,高级技术培训学校,政府意识形态的工具……大部分的人都忙着考托考G、忙着出国,很少有人在做学问了。”
“更多的时间和自己在一起,更多的时间思考。”
“最重要的就是人格上的独立,脱离父母的真正的独立。”
以上文字引自对部分首都高校学生的访谈记录,这不仅是时代变化的反映,更是大学生价值观的真实投射。在传统话语语境中,大学生被视为国家民族栋梁与社会改革先锋的同义词。但是,当代大学生群体却在能力与道德上呈现出与传统的明显断裂。2004年初,“马加爵事件”在社会上引起了轩然大波,然而身处漩涡中心的大学生群体却显出异常的冷漠。首都大学生群体与主流社会在原本似乎是非分明的社会焦点事件上的态度不一致,使得研究者不得不重新思考和审视当今的大学生群体,他们是怎么看待自己的?他们之间是否存在着一种身份认同?而这种认同是否构成了一种大学生的亚文化,使得其明显地区别于主流的意识形态与社会期望?
带着这样的疑问,研究者发现历史在不同条件下似乎屡屡重现:1980年,化名为潘晓[2]的两个年轻人寄给《中国青年报》报社的信引发了一场关于人生观的全国性大讨论。两名青年发出了“人生的路啊,怎么越走越窄?”的无奈呼喊。在西方的青年群体中,也曾于二战后出现过由于价值丧失而带来的迷茫,由于后现代的解构主义而带来的虚无。种种这些都使得他们的价值观、生活态度和社会行为模式发生了剧烈的变化。雅斯贝尔斯在描述二战后欧洲新一代青年的精神崩溃时,曾这样写道:“只能用三个否定来加以标志,那就是:历史传统的断裂、主导的基本认识的缺乏、对不确定的未来的彷徨苦闷。”[3]这究竟是历史的轮回,还是现代时空背景下的独特表现?
本文所要反映的当代首都大学生的校园亚文化现状是通过大学生总体的价值体系得以体现的。而此价值体系的构成,呈现出一种混杂传统价值观、现代价值观和后现代价值观的三维结构。为了研究的细化,研究者将设定“社会参与度”这一指标,依照个体系统(个人层面)、微观系统(小群体层面)、中观系统(学校层面)和宏观系统(社会环境层面)来进行描述和分析。
大学生价值观体现在两极化的表现之间。一极是大学生遵从主流文化,积极寻求融入社会、参与社会,将自己的价值观整合成为主流价值观的一部分;另一极是大学生追求自己的独立人格,享有自己与主流文化相悖的一套价值理念,与主流文化之间保持一定的疏离感和游移感。细究这两极的表征,其实正代表了三种价值观类型的分野。主动融入的一极代表了传统的价值观和现代价值观中已经被社会广泛接受的部分,游移疏离的一极则代表了后现代的价值观和现代价值观中没有被广泛接受的部分。
二 调查总体状况
为了同时体现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在具体研究方法上,笔者选择了调查问卷和深度访谈相结合的形式,辅之以文献研究和参与观察。
问卷的总体样本主要以北京的高校为主,另外结合上海、郑州、南京等地高校的问卷信息作为比较研究之用。在选取的四个城市中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415份,回收率83%。其中在北京高校发放问卷120份,回收98份,回收率81.67%。
如下是北京地区问卷样本的分布情况:
(1)性别:女生占60.2%;男生占39.8%。
(3)年龄:在18岁和26岁之间。以20岁(占39.8%)和21岁(占36.7%)为主。
(4)年级:覆盖了大一到大四的各个年级。以大三(占72.4%)居多。
(5)专业:文科占84.7%;理科占12.2%。
(6)籍贯:西部占18.4%;中部占26.5%;东部占53.1%。三个地区都有涉及。
(7)宗教信仰:无宗教信仰占94.7%;基督教占2.1%;佛教占2.1%;伊斯兰教占1.1%。
(8)政治面貌:群众占4.3%;党员占19.4%;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