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5年11月 |
从1949年至今,我们党已执掌全国政权5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还曾在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局部执政20余年。在长期的执政实践中,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积累了丰富的执政经验,逐步加深了对执政能力建设问题的认识。
一 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进行不懈努力和积极探索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历程,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我们都知道,中国共产党在毛泽东同志领导下,把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找到了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正确道路。1927年10月,毛泽东同志率领秋收起义的工农革命军上了井冈山。11月攻占茶陵县城后,成立了湘赣边界第一个红色政权——茶陵县工农兵政府。1928年初,又先后成立了遂川、宁冈等县的工农兵政府。5月召开了湘赣边界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成立了湘赣边界统一的工农兵苏维埃政府。根据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政权建设的实践,毛泽东同志提出:“要制定详细的各级代表会组织法,加强代表会建设,处理好党与政府的关系,许多事情不能为图省便,党在那里直接做了,把政府搁置在一边;党要学会对政府的领导,党的主张办法除宣传外,执行的时候必须通过政府的组织。”他指出:“井冈山地区的县、区、乡各级民众政权虽然普遍建立了,但名不副实,许多地方无工农兵代表会。”毛泽东同志对农村革命根据地政权建设的这些重要论述和初步总结,不仅对于当时各地红色政权的建立起了积极的指导作用,而且为以后局部执政乃至到全国范围执政,完善执政经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都奠定了很好的思想基础。
从我们党的历史看,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有三次政权建设的实践,是特别值得我们重视的:一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我们党在江西瑞金召开的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及其选出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这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规定: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国家性质是工人和农民的民主专政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是工农兵苏维埃代表大会;基本任务在于保证苏维埃区域工农民主专政的政权和达到它在全中国的胜利。根据这部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人民民主的宪法,我们党在革命根据地普遍召开了县(市)、乡工农兵苏维埃代表大会,建立了苏维埃政权。二是抗日战争时期,我们党在抗日根据地,通过民主选举建立了实行“三三制”议会民主的抗日民主政权。三是解放战争时期,我们党召开的华北临时人民代表大会,成立的华北人民政府,为我们党在全国范围内执政做了政治上组织上的准备。这是我们党夺取全国政权之前,在局部地区执政的三次成功的实践,提出了“所谓领导权,不是要一天到晚当作口号去喊,也不是盛气凌人地要人家服从我们,而是以党的正确政策和自己的模范工作,说服和教育党外人士,使他们接受我们的建议,”“党对政权的领导,应该是原则的、政策的、大政方针的领导,而不是事事干涉,代替包办”,明确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认识到掌握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必须在党内开展积极健康的思想斗争,创造了在全党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教育的整风形式。早在1941年,邓小平同志就鲜明地提出反对“以党治国”的观念。1948年任弼时同志提出,(前)苏联、东欧国家的共产党,执政以后,把国家变成党的,党很少受监督,我们执政以后,党和政权的关系怎么处理?领导党和其他党派的关系怎么处理?他甚至严肃指出“以军队之管理办法用到党内来”,导致党内压制民主的现象还是存在的。这一时期,我们党初步形成了建立政权的规范化章法,开始了政权职能的转变,通过召开各界的代表会议体现了新政权的人民民主性质,体现了我们党夺取政权是为了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丰富的执政经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同志把执政比作“进京赶考”,预见性地提出执政对我们党是一个新的考验,提出“两个务必”,防止“糖衣裹着的炮弹的攻击”,强调“必须向一切内行的人们学经济工作”,从作风和本领两个方面向全党提出了提高党的执政能力问题。他说:“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