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王伟光
  男,汉族,1950年2月出生,山东海阳人。1967年11月参加工作,197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研究生学... 详情>>
李 扬
  1951年9月出生,籍贯安徽,1981年、1984年、1989年分别于安徽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 详情>>
李培林
  男,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社会... 详情>>

    2005年中国经济运行特征与2006年经济走势预测

    作者:王金明 高铁梅 陈飞 出版时间:2005年12月
    摘要:2004年,我国GDP实现9。5%的高速增长,在政府宏观调控的作用下,部分行业投资过热的势头得到扭转。2005年上半年GDP仍然以9。5%的速度增长,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物价水平却保持了很低的增长速度,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好形势。对于当前我国宏观经济中的投资、物价等各个层面的运行特征,“十一五”开端的2006年能否稳定、健康、快速地增长,成为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本文使用“宏观经济监测预警系统”对各项主要的宏观经济指标和2005年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特征进行分析,并利用多种预测模型对我国2006年宏观经济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

    2004年,我国GDP实现9.5%的高速增长,在政府宏观调控的作用下,部分行业投资过热的势头得到扭转。2005年上半年GDP仍然以9.5%的速度增长,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物价水平却保持了很低的增长速度,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好形势。对于当前我国宏观经济中的投资、物价等各个层面的运行特征,“十一五”开端的2006年能否稳定、健康、快速地增长,成为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本文使用“宏观经济监测预警系统”对各项主要的宏观经济指标和2005年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特征进行分析,并利用多种预测模型对我国2006年宏观经济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

    一 当前我国宏观经济景气状况分析

    为了全面分析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状况,我们和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合作,筛选出三组月度宏观经济景气指标,构成了先行、一致和滞后指标组。月度景气指标见表1(各指标均为同期比增长率序列,经季节调整并消除不规则因素,数据截止到2005年8月)。[1]利用“宏观经济监测预警系统”中的扩散指数、合成指数、主成分分析方法以及基于状态空间模型的SWI景气指数等多种方法建立反映我国宏观经济增长波动状态的景气指数。各种方法的结果都很接近,下面仅对反映宏观经济增长总体动态的一致合成指数(CI)和先行合成指数(LCI)的结果进行分析。

    图1 一致合成指数CI(实线,左坐标)、先行合成指数LCI(虚线,右坐标)

    根据本课题组构建的我国月度宏观经济一致合成指数CI(以1998年平均值为100),我国经济增长在1998年5月份达到谷底(96.78)后开始稳步回升,虽然经济增长经过了2次波动,但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于2002年初开始强劲攀升,除了2003年出现轻微下降外,一直保持着高速增长势头,在2004年3月份已达到125.87,是1997年以来最高的,然后开始下降,并于2005年3月达到高位谷底。2005年4月又开始出现新一轮上升态势,到2005年8月已经持续增长了5个月。本次先行合成指数的超前一致指数9个月,于2004年6月份就已经出现,然后一直上行近1年时间,至2005年5月份发生转折,出现平稳回落的下降态势,至今持续下降3个月(见图1)。

    由先行指数和一致指数的历史对应关系看,一致指数将会继续上行2~3个季度,于2006年1或2季度出现峰值,随后将平稳回落。这说明,2005年和2006年上半年,我国经济仍将快速增长,2006年下半年将出现缓速下降。近两年来,我国宏观经济调控较为成功,既较好地控制了投资过热和避免出现高通货膨胀,又保证了我国经济增长速度的高位运行。

    表1 中国经济月度景气指标

    进一步,我们利用由工业增加值等10个预警指标(见表2)构成的月度预警信号系统分析当前宏观经济运行状态。经济景气自2002年3季度开始上升到趋热增长区域——“黄灯区”后虽有波动,但一直保持在这一区域不变,2004年在政府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作用下景气信号呈小幅下降,并于2004年8月份返回绿灯区,一直下行到绿灯区的下方。不过,从2005年5月开始,下降的势头止住并转而上升,至今已经上升4个月,说明目前我国的宏观经济运行正在接近“黄灯区”。如果结合先行指数综合判断,我国有可能在2006年初进入“黄灯区”,不过下半年有望重新回到稳定增长的“绿灯区”(见图2)。

    图2 月度景气动向综合指数图

    表2 月度预警指标

    二 2005年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特征分析

    从2003年开始,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应对可能出现的经济过热,比较成功地实现了预期的目标,在基本控制住部分行业投资过热和避免通货膨胀的同时,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使得2005年的宏观经济运行具有一些新的特征,所以我们要认真分析由于经济结构的变化以及市场经济体制的不完善所带来的经济中的深层次问题。

    图3 预警指标信号图

    1.经济高速增长与低通货膨胀并存

    2005年,我国经济在高速增长的同时,保持了低通货膨胀率的良好局面。2005年8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1.3%,环比增长0.2%,这是自2003年9月以来的月度最低涨幅。分类别看,8月份,食品价格比去年同月上涨0.9%,非食品价格上涨1.5%;消费品价格上涨0.5%,服务项目价格上涨4.0%。在食品类价格中,粮食价格下降0.8%,这是CPI增速低的关键原因。2005年8月份,工业品出厂价格比去年同月上涨5.3%,涨幅比7月份上升0.1个百分点,原材料、燃料、购进价格上涨8.1%。涨幅较大的包括原油、原煤等,原油出厂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