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7年08月 |
企业大学(Corporate University,CU),是成人高等教育的一种特殊形式[1],是当今社会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2]。企业大学的出现,不但丰富和拓展了高等教育本身的内涵和外延,而且使高等教育机构日趋多元化。与西方已发展较为成熟的企业大学相比,中国的企业大学刚刚起步,如何尽快培育更多更好的企业大学,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以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不仅企业自身需要实现战略变革,而且需要政府塑造良好的环境、加快制度建设,共同推动企业大学的建设。
一 企业大学研究正蓬勃兴起
(一)关于企业大学定义的争论
尽管企业大学已经有近80年的历史,但对企业大学研究的兴起,不过是近10多年的事情,因此,对于企业大学的内涵,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3]。Meister(1998)[4]认为:“企业大学是一把发展与教育企业员工、客户和供应商的战略伞,以达成企业目标与商务战略。”Richard Dealtry(2000)认为企业大学是“一个组织性的专业管理流程,在演变的商务环境中,不断注入一种尊重知识,以才领导的企业文化。”这反映出企业大学是一个专业的管理流程,不是一个项目,需要不断投入,培养一个学习性文化氛围,建设“学习型企业”。Allen(2002)[5]认为:“企业大学是一个教育实体,是作为战略工具,借着不同活动来启发及培养个人和组织的学习、知识及智慧,以协助母公司完成任务。”这一定义融合了组织学习和知识管理的新管理观念,特别是企业大学对于跨国企业的全球化的管理、业务及文化的协调,起到重要的桥梁作用。
(二)企业大学三个重要的理论模型
1.“企业大学轮”模型
Prince和Stewart(2001)提出一个“企业大学轮”的结构模型,认为企业大学的成立,是由知识管理、组织性学习及学习性组织结合而成。依照这一模型,“企业大学”的焦点是在支持企业目标,协助知识的创造及组织的学习,企业大学需提供组织一种有效的运输工具,包括协调、支援及发展学习文化流程。
2.“持续变化模型”
1994年,卡特根据美国得克萨斯州奥斯汀大学的“行政领导计划(executive leadership program)”演绎出“持续变化模型”,在这一模型中,卡特以课程的角度来看企业大学,并假设企业大学是专业管理,企业大学的学习和发展是建立在内容(专业知识)、学习流程和形式、学习环境三个尺度上。在此基础上,企业大学的管理发展概念是由两组螺旋主导的:“内容螺旋”和“经验螺旋”,这两组螺旋作为课程设计的初步筹备和归纳方法。其中“内容螺旋”是指课程内容随着外来环境的变化而产生的一种螺旋形状的动态过程,主要是用来主导管理层培训,从领导力的技能、观念和价值观上不断发展。“经验螺旋”是学习经验受到内在因素的影响,而产生的一种螺旋状的动态过程,主要是用来主导管理层培训的教学方法,包括正式课程研讨会、户外活动和游戏、实验方式。
3.“有机战略模型”
有机战略模型(organic strategic model)是由甘堡与迪积(Campbell & Dealtry)在2003年提出的,他们认为,企业大学是由组织发展、智能发展及战略发展交接而成,这个模型强调了两大重点:改进个人表现,可以增加组织效力;释放个人潜能,可以建立组织能力。
(三)企业大学的特征
企业大学是高等教育的一种新型办学模式,其具体又属于成人高等教育的范畴。但是企业大学既不属于成人高等教育的学历教育,也不属于成人高等教育的非学历教育。[6]虽然目前大多数企业大学不颁发学历和授予学位,但仍然有一部分企业大学是颁发学历和授予学位的。例如,爱立信中国学院与国内外著名大学共同推出授予学位的电信硕士,理特管理学院可以提供一年期管理科学硕士教育项目等。企业大学主要具有以下五个特征:
1.办学模式的大学性
从高等教育的发展历史来看,高等教育最初的功能是传授知识,而19世纪初,德国的洪堡则在柏林大学进行改革,提出以大学为研究中心的思想。20世纪初,美国高等教育开始高举为社会服务的大旗,“威斯康星思想”无论对社会的发展,还是对高校的发展都产生了良好的效果。以“教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作为现代大学的主要功能现已被普遍认同。企业大学这种新型的高等教育办学模式就是为了迎接社会、科技、经济发展的挑战,其所传授的知识总是急需的、先进的,并直接作用于组织与个人发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