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7年08月 |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依靠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农村人才队伍来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和动力保证。但目前我国农村人才匮乏,为解决农村人才的短缺问题、促进农村人才合理流动、提高农村人才层次,应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农村的现状,并遵循农村人才的成长规律,以破解这一难题。本文拟就农村人才成长模式与政策做一个初步的分析,并以此为基础提出农民成才的思路,权作研究农村人才问题的引玉之砖。
一 农村人才的概念
当前我国农村的人才基础还相当薄弱,主要表现在:一是农村实用人才总量少,比例低。据抽样调查,到2005年,全国共有农村实用人才579万人,仅占全国农村劳动力总数的1.2%,占全国农业人口的0.6%。二是分布不平衡,地区差距大。从区域分布看,东部地区231.4万人,占全国农村实用人才的40%;中部地区201.7万人,占34.8%;西部地区145.9万人,占25.2%。农业发展较落后的西部,其人才总量明显少于中、东部地区。三是素质不高,学历层次较低。从学历看,现有农村人才中专以上学历的22.7万人,占全国农村实用人才的3.9%。这些问题的存在,是导致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低、农业科技推广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难、乡镇企业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因此,农村人才问题的研究是目前较为迫切的课题。
目前,研究人才问题的学者,对农村人才的定义主要使用“农村乡土人才”、“农村实用人才”和“农村人才”三种概念。
(一)“农村乡土人才”
有学者定义为:具有高中(中专)以上学历、或参加过专门技术培训的人员和农村人口中具有一技之长、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及操作技能的人员,以及农村中非农业户口中从事农业工作的管理人员。也有学者定义为:生活、工作或成长在农村,具有一定专业技术、技能、技巧并拥有一定科学文化知识水平的人员。还有学者定义为:农村中具有一定科学文化知识或一技之长的非全民所有制身份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农民科技人员和专业人员。[1]这些定义或标准较为模糊,在判断是否为人才的操作性不强;或带有一定的身份色彩。
1999年3月,人事部、农业部《关于加速农村人才资源开发加强农业和农村人才队伍建设有关问题的通知》中指出:要建设一支适应跨世纪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农业和农村专业技术人员队伍。要根据农业和农村经济跨世纪发展目标的要求,抓紧建设一支以农业科技为重点的,包括教育、卫生、文化、工程技术和经营管理等各方面的高素质农业和农村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同时,该《通知》又明确:要实施县乡村实用人才工程,积极开发乡土人才。县要选拔一批优秀实用人才,乡镇要培养一批实用人才,农村要联络一批实用人才,真正把农村的土专家、田秀才、种植养殖能人、农民企业家、营销专才等乡土人才,作为县乡村实用人才纳入人事工作的管理和服务对象。为贯彻此通知,2000年5月,人事部、农业部印发了《县乡村实用人才工程实施方案》。在这两个文件中,乡土人才和农村专业技术人员是并用的概念,并且是包含在实用人才之中的。从两个文件的精神来理解,乡土人才是仅仅指主要从事农业的依靠丰富经验在农村成长起来的各种能手、能人,并不涵盖全部的农村人才。
(二)“农村实用人才”
进入21世纪后,这一概念在文件中越来越多的出现。200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使用了这一名称,并按专业将农村实用人才分为: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和经营管理等几大类。该文件提出,要根据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城乡协调发展的需要,大力加强农村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和经营管理等实用人才队伍建设。
在2005年12月31日下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也是按照这几类对农村人才进行分类的。该文件提出:要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大规模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继续支持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增加农村卫生人才培养的经费预算。扶持农村业余文化队伍,鼓励农民兴办文化产业。文件中此概念并未被界定,实务部门有观点认为:农村实用人才是具有一定知识和技能,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能够起到示范带头作用的农村劳动者。[2]这个界定相对乡土人才较为准确,但其范围较为宽泛。
(三)“农村人才”
在相关文件中未见此提法,但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