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王伟光
  男,汉族,1950年2月出生,山东海阳人。1967年11月参加工作,197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研究生学... 详情>>
李 扬
  1951年9月出生,籍贯安徽,1981年、1984年、1989年分别于安徽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 详情>>
李培林
  男,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社会... 详情>>

    2007~2008年日本经济与中日经贸关系 现状、问题与展望

    作者:孙新 张季风 出版时间:2008年05月
    摘要:

    由于国际环境的影响和国内政策的变动,2007年日本经济复苏势头明显减弱。在国际石油、资源涨价和美国经济减速的压力下,日本经济将面临严峻考验。但是,由于国内经济基础层面良好,企业效益坚挺,失业率持续下降,职工收入可望增加,复苏的大方向不至于逆转。最大贸易伙伴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美国经济衰退造成的压力。估计2008年日本经济仍将在民需主导的轨道上缓慢复苏。

    在中日政治关系不断升温的大环境下,2007年的双边经贸关系处于小康状态,特别是成功举行的首次“中日经济高层对话”对推动中日经贸合作意义重大。但是,存在的问题也比较突出,如双边贸易的高位徘徊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贸易摩擦频出,而且日本对华直接投资持续大幅度下滑,这种“政热经凉”现象应引起高度重视。

    自2002年以来,日本经济挣脱长期萧条,步入复苏阶段,而日本经济的复苏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中国经济带动的,并且人们都清楚地看出中国经济的发展对日本经济的影响日趋扩大。经过前几年的强势复苏后,2007年日本经济增长势头减弱,但是,经济基本层面仍然良好,金融秩序稳定,失业率保持较低水平,特别是企业效益依然强劲,民需主导的复苏大方向并没有发生逆转。但世界经济形势趋于恶化,对日本经济的影响难以估量。若不出现大的闪失,估计2008年的日本经济仍将在复苏的延长线上稳定增长。

    目前,中日互为第一、第三大贸易伙伴,日本是中国第二大外资来源国,两国经贸关系业已形成互惠互补、互利共赢的良好合作局面。在政治关系回暖的大环境下,中日经贸关系处于持续健康发展之中,特别是双边贸易额再创新高,增幅也有所加快;但也存在一些较明显的问题,例如,双边贸易高位徘徊状态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继2006年锐减后2007年又持续大幅度下滑。随着中日政治关系的好转,并未出现人们所期盼的“政热经热”局面,相反,却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政热经凉”现象,这一点应当引起中日双方的高度重视。

    一 日本经济的现状与走势

    (一)2007年日本宏观经济运行状况

    截至2007年12月,日本经济景气已经连续保持了71个月,远远超过“伊奘诺景气”(1965年10月至1970年7月为止,长达57个月),刷新了战后最长的景气纪录。从实际经济增长率来看,2003财政年度[1]为2.1%,2004年度为2.0%,2005年度更升至2.4%,2006年为2.4%,实现连续5个年度的正增长[2],而且增幅也远高于1.5%左右的潜在增长率。

    如表1所示,2007年1~3月实际GDP增长率高达3.9%,保持高位增长,但4~6月增长率降为-1.4%,这是近几年少有的季度负增长,当然也存在上季度增长较高的反作用因素。7~9月又转为1.3%的正增长,增长的主要动力是外需。设备投资、居民消费等民需增长比较坚挺,但住宅投资却大幅度减少。10~12月实际增长率环比为1.2%,换算成年率为3.7%,名义增长率为1.2%。名义增长率仍低于实际增长率,“名实逆转”的不正常局面还在持续,这说明通缩问题尚未彻底解决。10~12月的较高增长弥补了前两个季度的低增长亏空,避免了日本经济复苏出现断档的危险。尽管经济保持正增长,但景气波及面仍然狭窄,基本上仅限于从扩大出口得到好处的大企业。与过去的几年一样,经济复苏的效果尚未惠及国民的实际生活。由于国际油价的上涨,进口商品价格上扬,已开始影响到国内物价。这一方面可减轻通缩压力,但另一方面也会增加国民生活负担,使退休人员和依靠养老金生活的低收入者变得更加困难。

    表1 近年来日本主要经济指标变化

    总体来看,2007年大多数主要经济指标都出现增速放缓的现象,对宏观经济影响比较重大的指标明显下降。第一,股市急剧走低。日经平均股指在2007年6月达到18000点峰值之后,开始进入停滞状态,年底跌至15000点。而2008年更趋急剧下滑之势,目前已跌破12000点,达到11787点(2008年3月17日),短短9个月时间,跌幅高达34%。日本股市下跌的主要原因是受美国次贷危机、国际油价暴涨和国际股市普遍下降的大环境影响所致,但与日本国内经济停滞也不无关系。股市是宏观经济运行的晴雨表,股市下跌势必会影响国内外投资家和企业家的投资信心和预期。资产缩水也会产生逆资产效应,直接影响消费心理。

    第二,住宅投资明显下降。由于前几年屡次出现耐震建筑造假案件,引起舆论大哗,为了平抑民愤,日本政府对《建筑标准法》进行修订,进一步提高了建筑质量标准,并于2007年6月正式实施。新《建筑标准法》实施后,审查基准变得更加严格,所需的审查文件增多,而且申请得到批准后,设计、工艺程序等不得擅自更改。此举使建筑业遭受沉重打击,特别是住宅建设首当其冲。日本每年开工的住宅建设项目约为120万~130万户,对经济复苏所起的作用举足轻重。2007年4~6月住宅投资同比下降4.1%,7~9月下降7.8%,10~12月又下降9.1%,估计全年度下降8.9%。建筑业一直是日本的重要产业,其产值占GDP的8%左右,就业人口超过560万,约占职工总数的近10%。住宅投资如此大幅度下降,压低了整个GDP增长率。

    第三,设备投资趋缓。设备投资约占日本GDP的15%左右,在内需和供给两方面均发挥作用,设备投资的增加不仅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