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8年08月 |
广州乘改革开放的先行优势,在近30年的发展中经济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千年商都使商贸流通业发展具有独特的优势。然而,广州市商贸流通业在发展中必须时刻明确其在全国兄弟城市中的地位,尤其和政治经济中心北京,经济文化中心上海,以及新兴商业城市深圳相比较有哪些优势和不足,本文试图对四个城市的商贸流通业的发展状况进行分析比较。
商贸流通是商品从生产者流转到消费者的过程,对于商贸流通业的定义和范围国内外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概括国内外机构学者的观点,关于商贸流通业的范围界定主要分为三大类:第一类认为商贸流通业仅限于商流为主体,亦即批发与零售业;第二类认为商贸流通业的范围应广泛包括产品自厂商转移至消费者间的所有流通过程,即在批发与零售外,再纳入了货运业与物流中心等内容;第三类是广义的流通范畴,包括生产者到最终使用者的全部连接过程,除商流、物流外,还包括了相关的资金的流通与信息的流通,其范围类似于第三产业。
我国对于商贸流通业的界定也并不统一,根据2004年6月1日商务部公布的《流通业改革发展纲要》中明确指出,其中涉及的流通业,主要指批发业、零售业、物流业、餐饮业及居民服务业。上海在“十五”计划中把商贸流通业列为上海六大支柱产业之一,其范围包括商业(内贸)和外贸两部分。
虽然关于商贸流通业的范围界定各国缺乏一个统一的标准,但是,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商贸流通业在经济体中所占的地位会逐步增强已经成为各国学者的共识。
为了方便对四个城市商贸流通业进行比较分析,我们主要选取商贸流通业中最核心的一块,即商业暨批发与零售业作为比较分析的研究对象。也即本文所讨论的商贸流通也是小商业范畴,对于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予以剔出。
一 2006和2007年四城市商贸流通业产业发展概况
1.2006和2007年广州市商贸流通业情况
(1)2006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6068.4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05年(下同)增长14.7%,三次产业全面增长。全年第一产业增加值145.51亿元,增长6.0%;第二产业增加值2419.38亿元,增长15.8%;第三产业增加值3503.52亿元,增长14.4%。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例为2.4∶39.9∶57.7。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0%、42.7%和56.3%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82.77亿元,稳居全国大城市第三位,增长15.0%。全年批发零售业商品销售总额8441.76亿元,增长14.6%。全年批发零售业实现增加值692.02亿元,增长21.7%。实现零售额1833.42亿元,增长14.8%。其中,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企业实现零售额804.54亿元,增长11.3%,占批发零售业零售额的43.9%。在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销售商品分类中,食品饮料烟酒类及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零售额分别增长10.8%和12.5%,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以及通讯器材类零售额分别增长10.7%和24.9%,汽车类商品零售额增长12.1%。全年住宿和餐饮业实现零售额349.35亿元,增长15.8%。其中,星级住宿业和限额以上餐饮业企业实现零售额110.09亿元,增长15.4%。全市商品交易市场1115个,全年成交额达1452.14亿元,增长47.7%。其中,年成交额超亿元的商品交易市场有116个,成交额达1295.39亿元,占全市商品交易市场成交额的89.2%。全市商品交易市场成交额居前三位的商品类别分别是食品饮料烟酒类、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和汽车类,成交额分别增长22.9%、84.5%和90.5%。全年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餐饮业连锁门店达7058个,比2005年增长12.2%,营业面积增长20.7%,从业人员增长18.9%。其中批发零售连锁企业实现商品销售额657.00亿元,增长20.9%;餐饮连锁企业全年实现营业收入41.48亿元,增长21.0%。
(2)2007年广州市实现生产总值7050.78亿元,增长14.5%,比全国快3.1个百分点,与广东省持平;其中,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分别实现增加值161.09亿元、2816.89亿元和4072.80亿元,分别增长5.0%、15.6%和14.1%。与此同时,全市地方一般预算财政收入增速比2006年高7.6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225.96,比2006年提高24个百分点。预计2007年广州市万元生产总值能耗同比下降4%,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分别下降8.8%和2.2%。
第三产业较快发展。一是交通运输、邮电业较快增长。2007年,广州市完成货运量45664.03万吨,比2006年增长6.8%;客运量51157.27万人次,增长16.9%;旅客周转量1289.24亿人公里,增长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