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王伟光
  男,汉族,1950年2月出生,山东海阳人。1967年11月参加工作,197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研究生学... 详情>>
李 扬
  1951年9月出生,籍贯安徽,1981年、1984年、1989年分别于安徽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 详情>>
李培林
  男,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社会... 详情>>

    场馆运营业发展分析

    作者:雷厉 出版时间:2010年01月
    摘要:我国现有近90万座各级各类体育场馆,大部分属国有场馆,其中学校系统所占比重最高。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在场馆数量、资金投入、场地面积等方面都有大幅度提高,但与13亿人口相比,仍存在场地数量较少、质量不高等问题,并且场馆在地域分布、项目类型、经济结构、功能布局等方面也存在失衡现象,尤其是受场馆政策、体制、经费、管理、运营等方面的制约,现有场馆开放率并不高,存在资源短缺与浪费并存的矛盾。在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的同时还应深入研究体育场馆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处理好公益性和营利性的关系,处理好体育经营和非体育经营的关系。本章将以体育场馆如何面对市场为主线,在掌握中国体育场馆基本概况的基础上,分析场馆的运营效益,总结业内优势企业的特征,明晰体育场馆运营中遇到的矛盾和困难,探索其产生根源,并寻求解决方法,进而思考体育场馆的发展趋势和对策。

    体育场馆是进行运动训练、体育竞赛及身体锻炼的专业性场所,主要包括对社会公众开放并提供各类服务的体育场、体育馆、游泳池、体育教学、训练所需的田径棚、风雨操场、运动场及其他各类室内外场地、群众体育健身娱乐休闲活动所需的体育俱乐部、健身房、体操房和其他简易的健身娱乐场地等。

    我国现有近90万座各级各类体育场馆,大部分属国有场馆,其中学校系统所占比重最高。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在场馆数量、资金投入、场地面积等方面都有大幅度提高,但与13亿人口相比,仍存在场地数量较少、质量不高等问题,并且场馆在地域分布、项目类型、经济结构、功能布局等方面也存在失衡现象,尤其是受场馆政策、体制、经费、管理、运营等方面的制约,现有场馆开放率并不高,存在资源短缺与浪费并存的矛盾。在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的同时还应深入研究体育场馆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处理好公益性和营利性的关系,处理好体育经营和非体育经营的关系。本章将以体育场馆如何面对市场为主线,在掌握中国体育场馆基本概况的基础上,分析场馆的运营效益,总结业内优势企业的特征,明晰体育场馆运营中遇到的矛盾和困难,探索其产生根源,并寻求解决方法,进而思考体育场馆的发展趋势和对策。

    第一节 体育场馆概况

    体育场馆按用途可分为专用性和综合性体育场馆;按占地面积可分为小型、中型、大型和特大型体育中心;按承办竞赛的级别可分为特级、甲级、乙级和丙级。体育场馆具有产业属性、服务产品属性、社会公益性和市场经营性等特点。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和国民经济产业之间互为供给与需求的关系决定了体育场馆服务产品具有核心服务、支持服务和外包服务三种服务形态。体育场馆服务产品的规模发展和效益提高需要政府引导与市场发展相结合,共同推进。[1]

    一 新时代的体育场馆

    体育场馆的发展历程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国内外体育场馆的建造、运营、管理等都在不断发展演变。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更是带动了我国体育场馆运营业的变革与突破,在场馆设计、融资、运营、开发等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如今,体育场馆在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提供体育劳务或服务消费品的体育场馆市场,需要面对机遇和挑战,锐意改革,积极参与市场经济活动,进而努力成为体育产业中的重要支柱。

    进入21世纪,随着经济发展、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以及广州亚运会的顺利筹办,各地投巨资兴建了一批大型体育场馆,设计巧妙、容量巨大、设施先进、功能齐全。其中备受关注的国家体育场“鸟巢”和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引领着世界最先进的建筑工艺和理念,已载入世界体育建筑史册。

    总体看,新世纪以来,体育场地建设进入科技化、标准化与国际化发展时期,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进入体育场馆建设领域。[2]在考虑多功能性的同时,注重标准化、节能、环保及人文设计,场地建设积极与城市发展相配套,采取市场化运作模式,使现代体育建筑成为公益性和经营性的融合体。

    为使体育场馆产生更大的效益,各级体育场馆的经营理念不断突破,运营模式得到创新,在原有承包责任制、租赁经营、股份制运营的基础上,不断探索适合我国国情,同时又接近世界先进水准的体育场馆经营管理思路。目前体育场馆经营管理是多种模式并存的格局。

    ——体育行政部门法人公司治理模式,是由政府的体育行政部门代行投资人权益,成立专门的法人公司对体育场馆进行管理。

    ——委托经营管理模式,是在不改变体育场馆产权性质和功能定位的前提下,产权主体委托社会组织(社会团体、企业)进行经营管理的一种“托管模式”。

    ——物业公司管理模式,是以大型专业物业公司为管理实体,实现体育场馆的区域化和整体性综合经营管理,以提供综合性、全方位、专业化的管理和服务。

    ——集团化经营管理模式,是合理配置场馆资源,形成项目优势,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经营。

    ——星级酒店式经营管理模式,像星级酒店一样,运营程序涉及选址、设施规划、投资结构、后期商务管理、营销计划、人力资源计划、项目创新以及公共安全等问题,整个运营程序全是由专业的管理团队来运营。[3]

    ——体育经纪公司或体育管理公司模式,是由专业公司接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