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5年04月 |
20世纪60~70年代,拉美主要国家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先后超过1000美元。这个阶段正是拉美发展的模式经过进口替代的“黄金时期”(1940~1968年),并进行进口替代发展模式的扬弃和即将到来的20世纪80年代“债务危机”阶段的重要历史时期。从拉美经济发展的轨迹来看,这个阶段它一端连接着前期的“繁荣”,另一端连接着所谓“失去的10年”的“谷底”。
一 拉美国家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时的对外贸易环境
尽管在20世纪60年代期间,拉美国家的发展模式进行过一些调整,但是仍然处于进口替代工业化发展战略阶段。即:力图通过建立和发展本国的工业,替代过去从国外进口的工业品,以带动经济增长,实现国家工业化的努力或实践。虽然到20世纪50年代末期为止,进口替代工业化战略取得了相当的成就,但是也不能否认其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长期执行这种内向型的发展战略,尤其是随着进口替代工业化发展战略的深化,使拉美国家的经济发展陷入了困境。
从60年代中期至1973年第一次世界石油危机爆发,拉美国家的工业化已经由一般消费品进口替代转向耐用消费品、中间产品和部分资本货的进口替代,大力发展汽车制造、机器制造、钢铁、化工、家用电器以及电子工业等,拉美国家的制造业越来越具有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特点。这些产品不仅需要专业化生产,而且投资量大、技术复杂,进口需求高。而内部资金积累缓慢、资金普遍不足的拉美国家表现出了对外资和进口的依赖。因此,对外贸易逐渐成为拉美国家实现工业化的重要手段。但是,从20世纪50年代起,拉美国家不仅在世界进出口贸易中的比重在下降,其中出口由1950年占世界出口总额的8.6%,下降到1960年的5.9%和1970年的4.6%;进口由1950年占世界进口总额的8.2%,下降到1960年的6.8%和1970年的5.2%。而且在发展中国家进出口贸易中的比重也同样在下降。[1]
历史上拉美一直是贸易顺差的地区。直到20世纪50~60年代初期,进出口贸易相对平衡。但是从60年代中期,尤其是70年代以来,进口增长速度明显超过出口增长速度,贸易赤字逐渐增大。据有关统计,若以1980年价格计算,1965~1970年拉美主要国家的进口增长将近出口增长的3倍左右;而在1970~1975年期间,进口的年增长率为6.2%,出口的年增长率却为负8.7%。[2]
拉美国家在世界贸易中的比重以及在发展中国家中的比重不断下降,与当时不合理的国际贸易体系所导致的贸易条件不断恶化等因素有关,但是拉美国家所执行的经济发展战略的缺陷更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从上述分析我们不难看出,进口替代工业化模式越深入发展,就越具有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特点,而越具有这个特点,拉美国家对进口的依赖就越大。因此,反过来对出口的要求就更高。否则,就无法满足日益升级的进口替代发展战略的要求。然而,又恰恰是长期执行进口替代工业化发展战略,导致了拉美国家的对外出口无法满足这个历史重任。进口替代工业化发展模式所导致的拉美经济发展“困局”或“怪圈”,最终将使拉美国家的对外贸易战略发生调整甚至转向也是在所难免了。
从宏观上讲,这个时期拉美国家对外贸易症结是出口的增长无法满足日益高涨的进口需求,以致出现国际收支的不平衡等问题,并进而对出口压力要求增大。那么,当时拉美国家面临着怎样的不利外部条件,以及进口压力呢?
首先,拉美国家的贸易条件不断恶化。拉美国家的初级产品与发达国家的工业制成品之间的价格“剪刀差”不断扩大,使拉美国家的贸易条件不断恶化(拉美经委会的有关研究报告称,在1971~1973年期间曾出现过贸易比价总的形势有利于拉美的局面)。据统计,整个70年代除了少数石油出口国以外,大多数拉美国家的贸易条件都在恶化,这个地区平均下降了5%左右。而发达国家多变的贸易政策,也影响了拉美的对外贸易。尽管在20世纪50~70年代,发达国家一度以降低关税以及非关税壁垒的形式表现出实行自由贸易的倾向,但是对待发展中国家的差别待遇以及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尤其是在农产品领域的保护主义,使拉美国家的对外贸易困难重重。
其次,拉美国家对石油等战略产品的需求增大。随着工业化战略的深化,拉美国家对石油等能源的需求在不断增长。据统计,1960~1980年拉美地区的石油消费从4.33亿桶增加到14.04亿桶左右,石油进口从1.14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