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王伟光
  男,汉族,1950年2月出生,山东海阳人。1967年11月参加工作,197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研究生学... 详情>>
李 扬
  1951年9月出生,籍贯安徽,1981年、1984年、1989年分别于安徽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 详情>>
李培林
  男,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社会... 详情>>

    智利在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后如何协调经济与社会的共同发展

    作者:高静 出版时间:2005年04月
    摘要:本文回顾了近30年来智利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分析了智利社会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原因,探讨了智利社会发展面临的挑战。

    拉美大陆以丰富的资源、多彩的文化闻名于世,同时财富分配不均、贫富差距巨大也是人所共知的。早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拉美许多国家,如阿根廷、巴西、委内瑞拉和智利等,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就超过了1000美元。[1]如果以1995年的美元不变价格计算,智利的人均GDP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超过了1000美元。[2]人均GDP 1000美元通常是穷国与富国的分水岭。人们所说的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等国,人均GDP一般都在5000美元以上,多的已达到40000多美元,而所谓的穷国就是指人均GDP低于1000美元的国家。此外,人均GDP也是划分经济发展阶段的分界线。学术界认为,一国人均GDP迈入1000美元的门槛后,普遍面临的挑战之一是:收入分配不公趋势越来越明显,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迫切性开始凸显。发展前途有2种可能:一是所谓的韩国模式:即在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后,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国民经济整体素质显著提高,顺利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二是所谓的“拉美模式”:即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后各种矛盾凸显,如果处理不当,社会将走向贫富悬殊、失业激增、分配两极化和社会矛盾激化,从而导致经济社会发展长期徘徊不前,甚至引发社会动荡和倒退。美国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提出的倒U型理论认为,收入差距和人均GDP高低之间有高度相关性。经济发展初期,收入分配会随着经济发展而趋于不平等,而扩大到一定程度就会进入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当达到市场经济充分完善的时候,这种差距就会随着GDP的增长而逐步减小。中产阶级发展起来以后,这种差距会逐渐缩小,从而形成一条倒U形曲线。根据这一理论,当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城市化率达到30%~40%的时候,收入分配也达到倒U形曲线的拐点上。在这个拐点上,要么收入逐步趋于平衡,收入差距逐步缩小;要么收入差距逐步拉大,完全形成两极分化的社会。

    拉美国家的分配情况似乎随着人均GDP的增长而越来越糟。70年代中期拉美多数国家人均GDP达到了1000美元,进入80年代后,由于发展模式和国际环境巨变的原因,大多数国家经济停滞,贫富两极分化,社会问题严重。90年代,特别是1994年墨西哥金融危机后,大多数拉美国家的经济逐步恢复增长,但社会问题并没有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得到实质性的缓解。这说明,经济增长固然是社会公正的前提,但经济增长本身并不必然自动导致社会公正。政府干预收入分配、实施有利于实现社会公正的社会和经济政策是必不可少的。在这方面,智利堪称拉美的楷模。与其他拉美国家,甚至与某些发达国家相比,智利在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后,不仅经济发展在拉美国家中堪称楷模,而且社会发展的成就也在拉美国家中名列前茅。

    一 近30年来智利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

    国际上对社会发展的评估有一系列广为人们接受的指标,但通常采用的有4套,即贫困指标、人类贫困指数(IPH)、生活质量情况和分配公正情况。就贫困指标而言,联合国拉美经委会与世界银行采用的标准不完全一致,前者是以家庭每人每日能够支出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的1到2美元为贫困线。后者则把贫困分为2种情况:赤贫和贫困。赤贫是指一个家庭即使将其全部收入都用于购买食品,也不能够满足其全部成员生存所需的最低限度的营养需求;贫困是指一个家庭的收入无法满足其最基本的生存需求。赤贫是贫困诸多情况中的一种。很明显,后一个标准通常会高于前一个标准。智利的官方统计资料通常采用拉美经委会的标准。如果说贫困指标所关注的是人的生存状况的话,IPH侧重的则是人的发展情况,主要包括4个指标:人均收入、实际收入、受教育水平和健康状况。生活质量指标包括国民住房情况、享有可饮用水情况和排污设施情况。分配公正情况通常是将国民均等地分为人数相等的几部分,智利采用五分制和十分制,然后将按照自主收入从少到多的顺序排列,用自主收入最多部分与最少部分的差额表示收入分配的公正程度。差额越大,越不公正,反之越公正。

    上述4套指标间不是互不相关孤立存在的。事实上,前3套指标在反映国民生存、发展和生活状况的同时,也间接地反映了分配公正的情况。

    实证研究表明,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智利在上述4套指标方面都有上乘表现。1987~1996年的10年间,智利的贫困人口由45.1%下降到23.2%,下降幅度高达约22个百分点;同时赤贫人口由17.4%下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