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年05月 |
日本民主党新政权以政权轮替为契机,为进一步追求独立自主的外交,在21世纪国家发展战略中描绘了“东亚共同体构想”为核心的亚洲外交政策。因此,在对美外交调整方面,寻求强化日美同盟基轴与重视亚洲外交之间的平衡关系,已经成为重要的课题。然而,如果没有共同的价值观与意识形态,就很难构筑起东亚共同体。与欧洲不同的东亚各国间,由于存在着民族、宗教、经济、社会制度等巨大差异,构筑政治、经济、外交、安全等领域一体化的共同体是非常困难的。对于鸠山首相提出的东亚共同体构想,东盟各国表示出谨慎的姿态,似乎对影响东亚共同体建设的中日两国取得主导权问题怀有警觉。中日同为东亚地区大国,自应加深相互理解与双方信任关系,为战略互惠关系充实新的内容。中日共同建设东亚共同体,可谓两国关系上最为优先的课题。
日本民主党新政権は、政党交代を契機に、より自主的で独立した外交をするために、21世紀の国家発展戦略の中で、「東アジア共同体構想」を核心とするアジア外交政策を打ち出した。したがって、対米外交の調整において、日本の外交基軸である日米同盟関係の強化とアジア外交重視とのバランスを如何に取ることは、重要な課題となっている。しかし、共通の価値観とイデオロギが共有しない限り、東アジア共同体がありえない。ヨーロッパと異なる東アジア各国では、民族、宗教、経済、社会制度などにおいて大きな違いがあるため、政治、経済、外交、安全などの分野に関わる一体化の共同体を構築することが、極めて困難である。鳩山首相の東アジア共同体構想に対して、アセアン諸国が慎重な姿勢を示しているのは、東アジア共同体建設に重要な影響を持っている中日両国に主導権が取られることを警戒しているからであろう。東アジア地域の大国である中日両国が、相互理解と信頼関係をより一層深めながら、戦略互恵関係の内容を充実させていくべきである。中日両国にとっては、共に東アジア共同体の建設に取り組んでいくことが、両国関係における最優先課題であるといえよう。
2009年9月,日本民主党新政权上台后,鸠山由纪夫首相在外交上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政策,包括建立“与美国紧密且对等的日美同盟关系”,构建“东亚共同体”等。[1]其中,有关“东亚共同体”的构想最为引人注目,在亚太地区乃至世界范围内引起广泛热议。鸠山首相在随后的一系列出访中,不断提到“东亚共同体”。在2009年10月举行的中日韩领导人峰会上,“东亚共同体”作为三国共同致力实现的长远目标,被写入了《中日韩合作十周年联合声明》。
此举表明,作为东亚地区主要大国的中日韩三国对建立“东亚共同体”表现出了积极的姿态。但东亚各国乃至亚太各国对如何建立“东亚共同体”、如何明确其构成、作用和目标等则莫衷一是。作为积极倡导者,日本民主党新政权旨在希望通过政权交替,在实现其21世纪国家发展战略目标的过程中,谋求更大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在国际事务中进一步发挥负责任的大国作用。其出发点是通过在亚洲地区建立区域共同体,来对抗欧洲的欧盟以及以美国为中心的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因此,“东亚共同体”构想的再次提出,在很大程度上意味着东亚各国乃至整个亚洲国家将与美国及欧盟在经济、社会及地缘政治等方面产生激烈的竞争关系。但是,任何所谓“共同体”都无法脱离政治,更无法抛开价值观的统合。没有共同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基础,“东亚共同体”就将形同沙丘楼阁。较之欧洲各国,东亚各国在民族、宗教、经济、社会制度等诸多方面差异巨大,建立政治、经济、外交、安全及文化等方面高度一体化的共同体实非易事。特别是在亚太经合组织、东盟、东盟“10+3”机制、东亚峰会等区域合作机制运行良好的情况下,构建几乎涵盖整个亚太地区的“东亚共同体”将任重道远。而日本民主党新政权要切实推进东亚区域合作,真正建立“东亚共同体”,以实施其重视亚洲的外交政策,那么,中日两国携手合作,进一步改善和发展两国关系,不断丰富中日战略互惠关系的内涵,全面开展各领域的务实合作必不可少。
一 关于东亚共同体及其两次失败经历
东亚共同体并不是一个新的概念。早在1990年,时任马来西亚总理的马哈蒂尔就提出了“东亚共同体”的概念,被认为是提出东亚共同体设想的第一人。但马哈蒂尔的想法却因为美国的严重抗议和日本的退出无果而终,没有付诸讨论。1995年,东盟决定在每年举办一次的首脑会议时,欢迎亚洲其他国家的首脑与会。1997年,东盟与中日韩三国“10+3”合作机制正式建立。2000年,马哈蒂尔又提出了“东亚峰会”的设想。2001年,参加“10+3”会议的东盟与中日韩13国26位专家组成的“东亚展望小组”提出了建立“东亚共同体”的报告,为东亚地区合作提出了发展蓝图。
东亚共同体构想自提出之日起,受冷战格局及国际形势深刻而复杂的变化影响,先后经历了两次失败。第一次是在1990年。当时的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提出建立“东亚经济集团”,其目的是要建立一个东亚自由贸易区,其基本思想是建设一个完全本土化的经济合作机制。显而易见,经济多元化和地区经济一体化是符合东盟利益的。虽然作为一个整体的东盟是促进地区经济一体化的最为积极的力量之一,但东亚地区中日韩三国的经济实力及其对东盟的影响巨大,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离不开中日韩三国的积极参与。因此,马哈蒂尔所倡导的东亚共同体,主要是建立由东盟加上中日韩三国组成的自由贸易区。但马哈蒂尔的“东盟+3”模式把美国排除在外,因而引起了美国的强烈不满。在美国的影响下,当时东亚地区最强的经济实体日本宣布退出东亚经济论坛,马哈蒂尔所倡导的东亚共同体便失去了意义,结果不了了之。
第二次是在2003年底。日本与东盟国家举行特别首脑会议,会后发表的《东京宣言》确认了建立东亚共同体的目标。这标志着自民党的小泉政府重启建立东亚共同体。小泉政府旨在借助本国经济实力的恢复,扩大国内经济恢复的成果,借助美国的支持,企图主导东亚地区合作。小泉政府的东亚共同体构想虽然也考虑了经济合作等诸多因素,但当时的小泉政府更愿意将民主、人权、军事安全等非经济的内容尽快塞入东亚共同体的合作框架中,以便与被日本视为“威胁”的中国等与日本体制不同的国家相抗衡,具有浓厚的对立与对抗的色彩。并主张把美国纳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