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年05月 |
日本的工矿业生产指数在连续五年上升后,于2008年首次出现下降。分季度看,生产指数的下降趋势从2008年第一季度开始出现,此后降幅逐季扩大,至2009年第一季度,比前季度下降22.1%,同比下降34.6%,显示出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世界性金融危机对日本产业产生的严重影响。从2009年3月起,工矿业生产指数开始出现回升,升幅虽不是很大,但至2009年底,未曾出现再度下跌。分季度看,2009年第二季度环比上升8.3%,第三季度又上升7.4%。日本的工矿业生产指数主要取决于权重99.8%的制造业的状况。那么,被认为具有强大实力的日本制造业,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究竟出现了什么问题?金融危机对制造业不同产业产生了何种不同影响?对同一产业中不同企业是否产生了不同影响?此后的恢复情况如何?本文试图通过有关制造业的一些数据就以上问题进行观察和初步解析。
一 对制造业生产指数变化的表层观察
日本制造业生产指数从2008年6月开始出现下降趋势。此后虽在9月一度出现1.7%的小幅反弹,但10月份以后降幅逐步扩大,10月环比下降3.4%,11月下降7%,12月下降8.4%,2009年1月下降10.3%。2009年2月,生产指数的下降趋势终于得到缓解,虽比上月下跌9.2%,但降幅低于1月。从2009年3月起,制造业生产指数出现连续上升。至11月,恢复至2005年的88%左右(12月制造业的生产指数为89.7),从历史上来看虽尚不及2008年11月或2003年1月(均为93.1),但与2003年以来的最低点2009年2月的69.5相比,可以说回升速度还是比较快的(参见图1)。
图1 日本出口额及制造业生产指数推移
日本经济产业省发布的工矿业生产指数以2005年为基期(2005=100),为更好地了解金融危机对制造业产业的影响程度,我们尝试将生产指数的基期调整为金融危机的影响尚未充分显现的2008年1月,重新试算2008年6月以后各产业的生产指数(以下涉及生产指数方面的讨论,如没有特别提示,均以2008年1月=100)。下面将制造业生产指数的变化分解为下降阶段(2008年6月~2009年2月)和回升阶段(2009年3月以后),观察这两个阶段中各主要产业生产指数的变化。
(一)下降阶段生产指数的变化
表1所示的是工矿业生产指数下降阶段各主要产业生产指数的变化。由此可以观察到,在2008年6月阶段,生产指数显著低于制造业总体水平的产业有一般机械、信息通信机械和运输机械,到2008年10月,除上述产业外,电子零件·器件产业的生产指数也出现明显下降。2008年9月至2009年2月,生产指数连续下降的产业有钢铁业、有色金属工业、金属制品工业、电气机械工业、信息通信机械工业、电子零件器件工业、运输机械工业、塑料制品工业、造纸和纸制品工业和其他工业等。这其间下跌幅度最大的五个产业依次为:运输机械、电子零件器件工业、钢铁业、一般机械工业和有色金属工业等。从表1的数据来看,几乎没有受到金融危机影响的产业有食品·烟草工业和石油·煤炭制品工业。特别是食品、烟草工业,在这其间,生产指数不仅没有出现下跌,甚至还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化学工业、造纸和纸制品工业和纺织工业等产业的生产下降幅度也明显小于制造业总体跌幅。在深受金融危机冲击的机械工业中,精密机械和电气机械这两个产业的降幅略小于制造业总体水平。
表1 2008年6月~2009年2月日本制造业生产指数的变化(2008年1月=100)
(二)回升阶段生产指数的变化
从2009年3月开始,日本制造业生产指数开始出现回升。从表2的数据来看,至2009年11月,制造业生产指数已升至80.4。虽然各产业的启动时间略有不同,但至11月为止,除食品工业、化学工业、石油煤炭制品工业等原本没有受到太大影响的产业外,电子零件器件、电气机械、钢铁、有色金属、信息通信机械等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大的产业均恢复到80以上的水平。生产指数仍低于80的产业,仅有一般机械、运输机械、精密机械、纺织工业和其他工业等。值得注意的是,一般机械产业的恢复明显滞后于其他产业,在绝大部分产业已经出现回升的2009年4月,甚至曾出现大幅度恶化。
表2 2009年3月~12月日本制造业生产指数推移(2008年1月=100)
由于各产业受金融危机影响的程度不同,为更好观察金融危机后各产业的生产恢复力度,表3列出了各产业的生产指数下降到最低点的时间、最低点指数数值以及2009年12月的生产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