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年04月 |
2010年互联网产业的宏观形势持续向好。整体宏观经济向好是网络经济保持稳健增长的基础,2010年前三季度我国国民经济保持着平稳快速的发展,带动了网络经济的增长。此外,电信行业发展持续向好,这也为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网络技术开发及其产品应用提供了基础保障。
2010年互联网发展政策积极稳定。自2009年1月政府发放第三代移动通信(3G)牌照至今,3G网络已经基本覆盖全国。2010年1月,国务院决定加快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并相继确定了三网融合方案的试点城市。相关政策的出台,使得移动网络的基础设施得到了飞速发展和完善,互联网的使用门槛逐渐降低。2010年第二季度,多项监管政策出台,涉及网络购物、第三方网上支付以及网络游戏行业,这些政策致力于维持诚信、健康的互联网环境,有利于网络经济的持续发展。
2010年网络媒体在社会传播中的作用越来越趋于主流,越来越多的传统企业加入了电子商务市场,加快了利用互联网平台销售、营销、洽商和合作的步伐。另外,中国互联网行业对国外先进网络应用模式的复制取得了巨大成功,微博、团购等互联网应用的优势逐渐显现,吸引了社会各类群体的参与,互联网快速向社会各界渗透。
一 互联网网民规模
2010年以来,互联网发展政策积极稳定,网络新技术加快应用,网民规模频创新高。截至2010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4.57亿人,较2009年底增加7330万人。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3.03亿人,依然是拉动中国总体网民规模攀升的主要动力,但手机网民增幅较2009年趋缓。最引人注目的是,网络购物用户年增长48.6%,是用户增长最快的应用,预示着更多的经济活动将步入互联网时代(见图1)。
图1 2002~2010年中国网民规模和普及率
近年来,宽带基础服务覆盖率不断扩大,带动了宽带用户规模的增长。截至2010年12月,在使用有线(固网)接入互联网的群体中,宽带普及率达到98.3%,宽带网民规模达到44953万人。虽然我国宽带网民的绝对规模在增长,但其在总体网民中的比例却有所下降,这主要是由于只使用手机上网的群体规模增速过快所致。截至2010年12月,只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规模增加到4299万人,较2009年底增长1227万人,占整体网民的比重提高到9.4%。
互联网普及率是衡量一个国家互联网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中国互联网的普及率一直呈上升态势,截至2010年12月,我国互联网普及率攀升至34.3%,较2009年底提高5.4个百分点。虽然中国的宽带普及率很高,但是宽带接入速度远远落后于互联网发达国家(见图2)。
图2 2009年中国与其他国家互联网普及率对比
二 互联网资源规模
1.IP地址数量
IP地址是互联网的基础资源之一,没有IP地址就不能接入互联网,所以IP地址数是制约国家互联网稳步发展的一个参数。随着近两年网民规模的迅速增长,以及其他互联网设备对IP地址的占用,IPv4资源的紧缺局面仍然非常严峻。截至2010年12月,我国IPv4地址数量达到2.78亿个,IANA在2011年2月把IPv4地址资源最终分发完毕后,IPv4向IPv6全面转换更加紧迫。如何推进互联网向以IPv6为基础的下一代互联网过渡,已成为未来几年中国乃至全球互联网产业亟须解决的问题(见图3)。
根据全球互联网IP地址资源分配机构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6月,中国大陆共分得IPv6IPv6地址分配表中的/32是IPv6的地址表示方法,对应的地址数量是2(128-32)=296个,同样,/48对应的地址数量是2(128-48)=280个。395块/32,较2009年年底增长332块/32,在全球排名第13位。
图3 中国大陆IPv4地址数量和增长率(2006.12~2010.12)
2.域名数量
2010年基础资源中,域名数量仍在持续下降,其中,以CN域名下降最为明显。截至2010年12月,中国的域名总量约达866万个,较2009年底减少了815万个。其中CN域名435万个,在域名总数中的占比从80%降至50.2%。与此同时,COM域名增加93.5万个,比重从16.6%提升至42.9%。在CN域名中,以.CN结尾的二级域名比例仍然最高,占到CN域名总数的60.5%,其次是.COM.CN域名,占比为31.2%(见表1)。
表1 中国分类域名数
3.网站[1]数量
截至2010年12月,中国的网站数[2]减少到191万个,与2009年网站数量相比下降41%(见图4)。2010年中国网站数随全球互联网站点数下降而同步下降。根据互联网咨询公司Netcraft统计,2010年上半年全球互联网站点数减少2700万个,降幅达到11.5%。网站托管服务到期终止,是站点